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清理奇葩证明重在做好加减法

2018-07-25 14:32:00 来源:法制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清理无谓证明,同样需要系统化思维,要首尾兼顾,在做好减法的同时,做一些加法工作,在互联网时代,这更多是通过“互联网+”体现的

  7月23日,人社部召开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表示,目前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养老保险中央调剂的具体实施办法,将于近期出台实施,确保三季度启动资金缴拨工作。同时,全面清理奇葩证明、反复证明、循环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明确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印章法律效力(7月24日《北京青年报》)。

  2015年,一则“证明你妈是你妈”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反思。以此为起点,几年来,批评和清理无谓证明的努力一直在路上,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时常出现一些奇葩证明、反复证明、循环证明的案例,不能不引起有关方面的深刻反思。顾名思义,无谓证明就是没有什么价值,不需要提供的证明。或者历史上曾经有必要,但时代发展到今天,已经不需要了。可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对无谓证明的认识可能不同。有一些证明,对于办事人来说可能是无谓证明,但对于经办人来说,规定在前,按章办事,似乎也是行政的基本逻辑。

  问题的复杂之处就在于,无谓证明与有效证明是混杂在一起的。在所有清理的呼吁与表达中,更多指向的是奇葩证明、反复证明、循环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并不是说清理所有证明。这也在事实上承认了有些证明还是必要的,是应该提供的,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什么才是无谓证明,什么才是有效证明,很难清晰区分出来。

  从做减法的角度出发,可以也应该对现行证明进行一个全盘清理,把所有无谓证明剔除出去。可这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绝大多数的办事人,在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谓证明,什么是有效证明,即便曾经有过办事经历,事后也很难说出个子丑寅卯。而对于经办人来说,也不排除有人犯糊涂,或者利用信息不对称为自己的能力危机和作风短板找理由。再退一步讲,即便一些必须提供的有效证明,难道就没有少跑腿和不跑腿的必要性吗?

  1932年,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思想,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不是孤立存在,要善于用联系的观点从总体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清理无谓证明,同样需要系统化思维,要首尾兼顾,在做好减法的同时,做一些加法工作,在互联网时代,这更多是通过“互联网+”体现的。

  现在有一些地方提出了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还有一些地方提出“不见面审批”。想法是由办法支撑的,而其指向的就是“互联网+政务”。不妨设想一下,无需提供的证明坚决不要,一些需要的证明也交由互联网,还会有证明的烦恼吗?今年5月,出现了一则九旬老人被抬上三楼办理社保年审认证的新闻。简单几分钟的认证,竟然让老人与其年近半百的女儿女婿耗时一天,试想,如果有“互联网+政务”,可能就是一个视频的事情。

  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清理无谓证明要加减法并重,既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这一次人社部门提出了“三个不用”的便民服务措施,即全面推行异地业务“不用跑”,全面推行无谓证明材料“不用交”,全面推行重复表格信息“不用填”,这是在自断后路,其实就是在做减法。与此同时还提出了统一平台建设,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以及完善网上实名身份认证体系,明确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印章的法律效力,这其实就是做加法。坚持系统化思维,既做减法也做加法,才能真正点中无谓证明的死穴。(毛建国)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