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炬:拙劣的学历诈骗何以能顺利通关?
近日,南京秦淮警方破获一起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为了找到一份高薪工作,通过网络购买假学历、假证书,把自己包装成某知名大学的博士并成功应聘。在向招聘学校索要30万元的人才引进“安家费”后,最终因水平达不到教学要求,被学校察觉。(3月29日光明日报)
犯罪嫌疑人冒充高级技术人才去应试诈骗,毕业证是假的,原工作单位是假的,工作经历也是假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全身是假的“冒牌货”却轻而易举、堂而皇之的成功了,不仅骗取了30万元的安家费,而且,滥竽充数了半年之久,这岂不是咄咄怪事?如果没有老师们的检举揭发,岂不弄假成真了?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他如此拙劣的诈骗伎俩何以能做到一路绿灯呢?
是因为他文质彬彬的外表吗?还是因为假造的烫金的高学历?学校求贤如渴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不能违反必要的组织考核程序。假的无法变成真的,他的造假的毕业证不是事后在网上一查就露馅了吗?如果在录用他的时候,按照严格的程序,认真地查证求实一下,毕业证是否属实?原工作单位、工作经历是否果如其言?不就真想大白了吗?这仅仅是一时的工作疏忽吗?并不尽然!
看似疏忽的背后是目前我国各企事业单位“唯学历是举”的错误的用人机制造成的。只看学历,忽视能力,这既是一种畸形的用人观,也是一种表现在人才录用机制中的“怠政”的表现。因为学历、文凭容易看到,实实在在,不像能力,不好检测,费时费力,很难采用量化指标。这也是我国目前用人单位常犯的错误。因此,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全面部署。《意见》明确提出,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长期以来,我国在人才录用评价中“唯学历是举”的倾向就一直广受诟病,但时至今日,这股风气似乎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在互联网的时代,许多科技精英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高学历,但却取得了令高学历人才却无法企及的业绩。如我们都熟知的比尔·盖茨,上大学一年后就退学创业了,如果要追求学历,也许就没有今日的享誉世界的微软帝国神话传说了,扎克伯格也没有大学毕业学历,但却创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也没有拿到大学毕业证。在我们国内,没有高学历,甚至,连一天大学都没进的,却靠自学取得成就的也不乏其人,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莫言也只上到了小学毕业,但他却让每一名高学历者仰视!
在这疏忽的背后,也折射出“有权就任性”的体制上的弊端。负责人才招聘的领导一言九鼎,甚至,一句话就能直接决定人才的去留问题。这是权利思想膨胀的结果。单个的人怎么能和严格的程序相比呢?人才录用应当有一套严格的考核程序,层层把关,层层落实,验证的验证,调查的调查,假的“南郭先生”是没有机会混进来的。被录用人员有时不得不要面临过五关斩六将的“阻挠”,哪能轻而易举的就谋得一份好的差事。作为一所职业院校,要想发展的确需要一批高科技的人才做支撑,但正因为这样,才更应当注意人才的选拔程序,让所选拨的人才名副其实。但从新闻报道中却鲜有提及选拔考核的程序,只是主管领导看看学历,听听“工作经历”,就轻而易举的过关了。如果不是专业不对口的话,他岂不要一直“假”下去。但,如果真要有真才实学还好说,怕就怕是既没有真学历,又没有真能力。学院赔点钱还是小事,最主要的是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岂不是要误人子弟,危害大矣!
目前我们教育正在提倡简政放权,把人事权、财政权都下放给学校,目的就是要提高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近日,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西区学校率先实施“两自一包”改革,每年5月至7月,学校会根据课程和工作需要在规模控制数内设定岗位数量,拟定招聘计划,自主制订招聘方案,报区教育局审核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没有国家正式编制身份的教师。用人权如果下放给学校,如果没有严格的考核选拔程序,岂不也会让这些滥竽充数者混进教师的队伍,那岂不害了教育。
要想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必须组织起一套严格的选拨任用程序,不能光看学历,还要给予一定的任用实习期,看看是否有真正的能力,真正选好人、用对人,并以严格的制度加以保障,依法依规进行。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学炬
- “唯学校论”就是学历歧视2019-12-16
- 本科学历“棒棒”为何没能实现人生逆转2018-12-18
- 莫让学历绑架职业选择2018-03-29
- 学历社会亟待走向能力社会2017-12-08
- 多余的“学历证明”就是折腾人2017-11-21
- 过分看重家长学历也有损教育公平2017-05-22
- 女性职场歧视背后的理性经济人选择2017-03-08
- “父母本科以上学历”另类“拼爹”根源于势利教育观2017-03-07
- 考研人数创新高背后的喜与忧2016-12-28
- 到底有没有学历歧视这回事儿2016-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