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自愿接受组织审查”,谁不认真就输了

2016-01-27 15:43:00 来源:红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领导干部填报完个人事项后需承诺:“《填表须知》和每项表格下方的填表说明,本人已认真阅读。所填的相关内容已与配偶、子女进行了认真核实。我郑重承诺,以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并自愿接受组织审查。”其中“并自愿接受组织审查”为2016年新增加的内容。(1月25日《北京青年报》)
  
  我们在网上注册账号时,会随意点击“阅读并同意服务条款”;在购买商业保险或是办理银行卡时,会囫囵签阅“充分了解产品信息”,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但这种不负责任的心态绝不能带到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之中。因为填报人随意,组织不会随意,党纪更不会随意。在这个问题上,谁要是敢不认真,肯定输个底朝天。
  
  无论是2016年“首虎”陈雪枫的落马,还是正在反省思过的魏宏同志,抑或是此番严之又严的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都唱出了“同一首歌”,即:2016年反腐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干部监管没有最严、只有更严。在风紧浪高成为常态的语境之下,谁若还心存侥幸,不长眼、不上心、不老实、不如实填报个人有关事项,则无异于逆势而动,其结果必定是“整个人都是崩溃的”。
  
  “自愿接受组织审查”虽只有短短八字,但分量却重达万钧。既然要求填报人“自愿接受”,组织就一定会审查,而且会严严地审、细细地查,像密眼筛子一样一遍一遍慢慢筛,直到筛出问题、筛出成效、筛出干部队伍新气象。面对组织的认真,身负党和人民重托的领导干部们则应该拿出更加认真的态度,将自己的全部家底拿出来见见光。这里的认真,当然包括无证的房产、吊销未注销的企业、钱生钱的理财产品等一切有必要说明的情况。
  
  在认真填报的过程中,廉洁自律的干部当然是轻松愉快的,无须多论。只有某些屁股不干净的官员倍感煎熬:如实报吧,等于自投罗网;有所隐瞒吧,又担心日后东窗事发时罪加一等。在此,我想奉劝这种俗称“腐败存量”的官员,纸永远包不住火,出来混早晚都得还。今日借个人有关事项填报之机向组织坦白或许还能挣来个酌情从宽。若是顽抗到底,就只剩下死路一条了。
  
  总而言之,“自愿接受组织审查”写入承诺,表明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填报制度已经亮出的“明刀明枪”。谁再敢吊儿郎当走过场,信口雌黄找借口,就洗干净脖子,等着“下锅”吧。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