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不代表马国排华情绪上升
沈世顺
上周末,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突然发生大规模暴力冲突,冲突双方是华裔和巫裔(马来族和当地土著的统称)人群。事件过程中,网络上传出许多谣言渲染“种族冲突”。对此,马总理纳吉布呼吁,不该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这次的“刑事案件”。他同时告诫,人民不该于互联网或手机上散布谣言或制造种族仇恨。
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和马来西亚都不想看到这样的事件发生。马来西亚是一个法治国家,我们相信马政府一定会就此事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马政府和警方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平息了这场冲突,并正在对事件做进一步调查。我们期待警方的公正调查和处理结果。
但这真的是一个纯粹的“刑事案件”吗?事情发生在华裔和巫裔人之间,当然是种族冲突,然而过分渲染“种族冲突”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从近期中马关系来看,自从2013年两国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关系发展势头较好,各领域合作正在稳步开展,这种事件的发生不符合中马目前合作潮流。这种个案也不会影响中马合作的大局。
冲突的发生虽然有偶然性,但也有必然性。在马来西亚,马来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60%,华人占25%,印度人占大约7%。马国内种族间矛盾一直存在。过去的马来西亚可以说是推行种族歧视政策最厉害的国家之一,即使现在马政府大力推行民族和解,但其现行政策中仍然有种族歧视条文存在,种族歧视至今余毒尚存。
比如“本地儿女”政策导致在某些领域,华裔、印度裔难以受到重用。马来西亚内阁的31名成员中,马来人占29位,华人只有1位。政治和财富的不对等使马来人和华人的矛盾由来已久。以往,经济高速增长掩盖了这些矛盾,但这仍是影响马来西亚稳定的一大隐患。所以一旦有事,加上一些人利用网络煽风点火,种族矛盾之火难免会在个案上死灰复燃。
不过,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目前似乎正在好转,应该说这一大趋势并不会受个案影响。自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基本维持了社会稳定,历届马来西亚政府均提倡不同族裔之间和谐共处。现任总理纳吉布上台后提出“一个马来西亚”的理念,希望进一步推动国家团结,民族和谐。
在此背景下,马来西亚的排华仇华程度近年来基本上属于下降趋势,华裔和巫裔人之间关系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
对于此次事件,除了要依法惩治肇事者,马国也须认识到,只有在国内清除种族歧视余毒,采取切实措施,才能真正实现各民族和谐相处,消除种族冲突的根源。▲(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安全与合作研究部主任)
- “文物表情包”展现了严肃与娱乐的冲突美2019-03-27
- 司法大数据对公交安全有何警示2018-11-20
- 依法治狗是衡量城市法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2018-11-19
- “道德绑架”实质上是一种道德冲突2016-08-26
- 医患冲突与媒体报道到底有多大关系2016-05-13
- 两人受伤却无冲突,城管会七伤拳?2015-04-20
- “回乡焦虑”反映转型期社会心态2015-02-12
- 可以有不同声音,不应有漫天谣言2014-05-13
- 靠共治舞出“广场”的和谐2014-04-30
- 不妨以平和方式处理冲突201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