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劳模“跑章”哭个啥?

2015-05-03 11:1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在4月29日举行的海南省全国劳模座谈会上,海南省委主要负责人向大家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报送全国总工会的材料要盖8个章,结果省歌舞团的人跑了几天也没盖上。他得知此事后,指定专人和彭煜翔一起跑部门盖章,在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刻盖齐了所有章,彭煜翔当场就哭了。(4月30日新华网)

  能够被评为全国劳模,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是“祖上积德”、“几辈子的福份”,为材料盖8个章,哭个啥?不就是花费点儿时间,而且还有省里相关人员陪着,虽然有些赶,至少没有误事儿。

  劳模、劳模,不仅仅是各劳动阶层代表性人物,更是我们这个社会所有劳动者的榜样,劳动者是光荣的,劳动者更是爱国的,生在斯、长在斯,就得适应这些盖章制度,更要学会忍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想当上称职的劳动模范,不仅仅得是这个领域里的佼佼者,更要成为当下政府各项规章制度的适应者,要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忍耐力。

  相信,新闻中这位劳模在此之前,肯定不只一次到有关部门“跑章”,而且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这好比现下备受民众诟病的死亡证明、无生育证明等等,好比你在外地活着,还得跑很多部门去打个活着的证明,方能在异地城市享受相关惠民政策是一样一样的。

  从劳模彭煜翔向记者讲述“跑章”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评个劳模也真的不容易,并不是你干得好学得好就行,即使被同事和单位认可,被社会公众认可,那还是不行,还必须要征求多个部门的意见,比如有没有偷税漏税、有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有没有诚信问题等等,毕竟能够当上劳模可就是所有劳动者学习的楷模,楷模就得几近完人,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戴上这个光环似乎就得更加脱胎换骨。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劳模辛勤劳动受尽委屈没有掉眼泪,但在“跑章”时哭了,如果有喜极而泣成分的话,那肯定是对于终于可以证明自己“清白”的喜,其中又会有几分对于终于可以评上劳模的乐呢?

  一章之差,劳模就失之交臂,更有谁能知道劳模评选背后的心酸和无奈?劳模爱岗敬业,兢兢业业,为企业和社会发展贡献了聪明才智,奉献青春和热血,就因为一个章一个证明,却会使之与劳模无缘,这份苦楚背后又需要我们这个社会有着怎样的反思?

  劳模“跑章”掉泪背后恐怕折射的不仅仅是劳模盖章的那份心酸,更反映出中央多次进行的体制改革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国务院虽然多次公布各地缩减公章数,但衙门门难进事难办章难盖的现象依然存在,为民服务的意识依然缺乏,这才是真正让民众深感困惑的地方,更是横亘在官与民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谢晓刚)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