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从“嘻嘻”到“怒骂” 折射老人的空巢困境

2015-02-25 15:4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23日下午,一则题为“过年回家,你的妈妈是这样吗”的微博在网上被热传。微博列出了妈妈的9种情绪变化:由子女回家时妈妈的笑,到在家几天后妈妈的怒,再到子女要离家时妈妈的失望……种种情绪变化反映出妈妈对孩子深深的亲情,引发网友强烈共鸣。(2月24日《现代快报》)

  父母爱子女,谁都清楚,只是很多时候,被我们忽视了。在每每感动之余,我们能有多少行动?在短短的春节里,又有多少时间是留给父母的?

  羊年春节的“关键词”,非“抢红包”莫属。为了“抢红包”,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这恐怕不是个别人的行为。当人们在朋友圈分享一个又一个感人的亲情故事时,却忘记了近在咫尺的父母。

  今年春节多地发生因空巢老人无人照料引发的治安案件。大年初一,武汉市江汉区一六旬老人因子女常年不回家过年,愤然离家出走并要跳江轻生,幸被民警及时发现挽回一命。老人盼望儿女回家过年,却始终不见人影,这是悲剧;可如果盼到了儿女,却缺少情感的交流,更是悲剧。

  近年来,年迈父母状告子女疏于赡养的官司不断引发人们关注,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将“常回家看看”确定为子女的法定义务。忙碌不是不回家的借口,生存拼搏不是不探望父母的理由,常回家看看应该是我们每个在外游子必须的责任。当然,这需要全社会去营造“常回家看看”的道德规范,并创造便利条件。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话、语音、视频都可以向父母及时嘘寒问暖。

  春节假期已结束,母亲由“嘻嘻”变为失落,父母再度面临“节后空巢症”的困扰。解铃还须系铃人,子女应该采取各种办法和途径来帮助父母走出这种情感荒漠,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与关心,享受到我们的呵护与抚慰。

责任编辑:李颖
新闻关键词:老人空巢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