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愿领导都有“下河试水”的勇气

2014-06-29 16:53:00 来源:荆楚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群众对水质标准的认知,不是用数据来了解的,而是通过可饮用、可游泳来判断,更应以领导干部以身试水来检验。”浙江“可游泳河段”申报活动日前启动,在6月26日举行的申报活动的视频会议上,浙江省人大副主任茅临生表示。浙江要求领导干部要下河游泳给群众看,在确认为可游泳的河段里,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将组织进行横渡或畅游活动。(《新京报》6月29日)

  让领导“下河试水”,并不是浙江省领导的突发奇想。事情还源于年初时,浙江省杭州毛源昌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增敏在微博上爆料称,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仙降街道一河流工业污染严重,如果环保局长敢在河里游泳20分钟,他就拿出20万元。温州瑞安市环保局局长包振明次日表示,该河流是受生活垃圾的污染,并非工业垃圾,环保局将加大垃圾收集力度,在农村设立指定的垃圾存放点。网民悬赏“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一时成为热议话题,也让父母官敢不敢下水游泳,成了城市河流是否污染严重的重要衡量标准。敢不敢接下网民下的“战书”?职能部门会以何种形式回应民众关切?只是口头承诺还是用事实说话?这些都拷问着相关部门的公信力,民众也对此充满了期待。

  在“战书”的鞭策下,浙江吹响“五水共治”的集结号,数据显示,全省垃圾河已经清理完毕,累计完成黑臭河治理2894公里,今年已超额完成年度确保任务1500公里。但对于群众来说,河水是否干净了,这些数据说了不算,事实胜于雄辩。让领导“以身试水”,既是对当初承诺的兑现,更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展示治理成果。敢于“以身试水”,不仅诠释了政府的担当,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更体现了重视民情、尊重民意的执政理念,拉近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距离。

  领导“以身试水”带来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样做引发高度关注的背后,是许多地方的城市河流达不到“下河游泳”的标准。试想,如果各地的河水都达标,“下河游泳”又怎能成为“新闻”?这说明,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依然不容乐观。对此,领导们真的需要找回“下河游泳”的勇气和底气。勇气是要敢于和污染环境的“敌对势力”说不,底气是对环境治理成效的自信。只有领导拿出了治理环境的勇气和底气,百姓才会有再享青山绿水的“福气”!

  作者:安好

责任编辑: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