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中心沦为少数人福利?
位于昌平十三陵水库附近的中石化会议中心 摄影/本报记者 黄亮
多个培训中心、会议中心聚集在有“北京后花园”之称的昌平。虽然价格有些“吓人”,但随着暑期旅游高峰的来临,多个培训中心7月份的订单已被一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订满。有业内人士称,“培训中心”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为一体,往往会成为内部的招待所,已经完全偏离了“培训”的本意。
除了拥有便于游客住宿休闲的多个度假村、森林公园,十几个培训中心、会议中心同样集中在北京市昌平区。这些培训中心为何“不约而同”建在依山傍水之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一些领导干部“躲进”培训中心里去接受什么培训?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进行了调查。
探访
昌平多家培训中心7月份订单已订满
“我摆摊就是卖给游客的,人家培训中心、会议中心里啥都有,不会有人买我的汽水。”一名多年在昌平摆摊卖水的中年男子告诉记者,昌平的培训、会议生意已经不如前几年火爆,相对于过去浩浩荡荡的车队通过的场面,现在也有来培训的,但是“动静不会那么大了”。
但与这位中年男子感受不同的是,记者25日来到北京昌平暗访发现,不少培训中心的7月份订单已全部被一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订满。
位于昌平区朝凤庵北路的北京市某干部培训中心的综合服务部经理告诉记者,来培训的一般都是7天会期,6、7月份是培训高峰期,已全部订满。在这位经理递给记者的名片上,清晰标着康乐项目的价目表,记者询问2小时2000元的KTV项目能否算进培训经费发票里时,这位经理告诉记者没问题,保龄球、游泳桑拿、棋牌室的消费都可以。记者又询问了两家专门接待团体的培训中心,得到的答案基本一致,康乐项目都可以开进住宿发票。
记者来到同样位于昌平区的五星级的中石化会议中心,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这个会议中心是中石化投资建设的,用于接待内部人员培训及会议,同时也对外营业。尽管该中心在一楼大厅的告示牌中宣传“打动您的是价格”,但其官网上的价目表有点“吓人”:行政套房为每天4800元,单人标准间为每天1180元,6人的小型KTV为两小时1480元。
不过,“吓到”记者的价格显然没有吓到来参加天然气分公司2014计划工作暨投资管理培训会议的参会人员,会议的组织者正在大厅准备分发近百个材料袋。
据知情人士介绍,现在是夏季,正是适宜旅游的旺季,所以培训中心“正忙”,但一旦到了冬天,不对外开放处于半经营状态的“培训中心”往往门庭冷落。有的培训中心由于常常处于半经营状态,导致许多设施长年闲置,利用率不高,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
观察
奢华“封闭培训”
恐沦为“腐败温床”
这些依山傍水、集中而建的培训中心、会议中心基本都价格不菲。据知情人士介绍,一些培训中心还同时注册另外一个“某某酒店”、“某某山庄”的名称对外营业。虽然有两块招牌,培训中心的机构性质实际未变,培训职能越来越弱化。部分培训中心已成为单位内部尤其是单位领导吃喝、聚会交友的“逍遥之地”。
某央企培训中心同时注册了一个酒店名称。该酒店的餐饮部经理告诉记者,餐厅有十几个包厢,三楼东头的三个大包厢必须优先预留给单位内部,由公司办公室安排。每晚必须过了7点才可以对外预订。
这位经理告诉记者,酒店餐饮由他承包经营,公司内部的消费记账后直接在上缴的承包费中扣除,一年总计在10万以上。酒店的客房也对外承包经营。这样,实际上是把“培训中心”翻牌之后当成内部的招待所,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为一体,已经完全偏离了“培训”的本意。
知情人士表示,“以前单位经常发度假村消费券,改制后发券少了,不过员工仍可享受内部低价,如果是领导打招呼,甚至可以免费入住。”
实际上,我国早已有针对党政机关“培训中心”的规定。1994年颁布的《关于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的规定》、200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继续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项目建设的通知》等政策法规均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所属企业脱钩进行了规定,并作为一项重要改革内容。
“而这些将群众隔离于大门外的培训中心显然已沦为政府部门封闭式的福利平台,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既浪费资源又涉嫌藏污纳垢。”网友“厘米的问号”说。
观点
各类“培训中心”
应当“重新洗牌”
分析人士指出,豪华培训中心腐败浪费的背后,是财务管理的漏洞、是政企不分的病灶。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说,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在风景胜地建设培训中心的现象在全国十分普遍,这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权力型经济”的产物,早就应该废止。这些培训中心一般都远离城市中心,过去没有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家反腐风暴的深入,这些培训中心再也无处遁形。
河北省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所所长王彦坤表示,国家应对“培训中心”进行重新洗牌,摸清底数后,大规模整顿,要将它们彻底推向市场,与原单位脱钩,自负盈亏,独立经营,并规范消费行为,不能以公共资源谋私利,杜绝成为公款消费温床。
评论员朱昌俊建议,在反“四风”和禁建楼堂馆所的背景下,国家应对这类打着培训之名而建的“自办企业”与福利式“后花园”进行统一的清理与查处。
宋丁认为,过去一些地方也曾经对培训中心进行改制,但由于改制的主体是利益关联方,因此改制的结果是“从左手改到右手”,效果并不明显。此次清理整治要吸取以往教训,产权人不能直接支配改制,要严格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推动培训中心彻底社会化和市场化。
- 人民网评:支持北京以“釜底抽薪”杜绝“奢华培训”2015-08-15
- 光明日报:扫除“培训中心”乱象市场和政府应归位2014-06-30
- 勿将培训作为一场变相的旅行2014-06-29
- 培训基地里搞个动物园干啥?2014-06-29
- 培训中心变隐身会所,下一个呢?2014-06-28
- 培训中心不应成“反四风死角”2014-06-25
- 公共资源岂容私相授受201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