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书折射人文缺失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6月3日,安徽一所中学高三学生上完最后一节课后,在校园里上演了一场“撕书狂欢”。漫天纸片从教学楼的各个楼层撒下,这些纸片是撕碎的各科试卷。有网友问:同学,你考虑过保洁阿姨的感受吗?
高考还未结束,就迫不及待地将试卷等撕成碎片,四处飞舞的纸屑宛如“六月暴雪”,在众多考生的尖叫和狂欢声中慢慢撒落,这仅是各地“毕业撕书”的一个缩影。近日更是看到惊人的新闻,陕西某中学高三学生撕书,政教主任前来劝阻,却被6位学生打伤。每每看着这样的视频和图片,作为高中老师的我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撕书作为一种发泄,固然折射出考生平时的紧张状态。然而,考前撕掉手中的课本和试卷,只能增加考生的恐惧和不安,这不是破釜沉舟之举,而是在决战之前先把武器给毁了。即便高考结束了,自己的书和讲义也不可随便撕掉,因为书是学生文化身份的一种象征,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人生新征程的开始。将课本和讲义随手撕碎扔掉,是缺少人文素养的表现,也是一种文化暴力行为。作为学生来讲,毕业后留作纪念也好,卖或赠送给低年级的学生也罢,不是更有价值和意义吗?(杨亚军)
责任编辑:鲁珊珊
- 绘好文旅融合“工笔画”2019-12-23
- 中非人文交流站上新起点2019-04-10
- 新知新觉:人文交流让开放发展行稳致远2018-10-30
- 山寨“伦敦塔桥”为哪般2017-03-30
- 高考作文是教育的人文思想测试剂2014-07-02
- “课间十分钟”哪儿去了2014-06-03
- 黄千谦:《舌尖》上多的是一份人文情怀2014-04-19
- “失独家庭”更需精神慰藉2014-03-06
- 既登高望远,也脚踏实地2013-12-22
- “无用之学”受追捧说明了什么201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