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者必为学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讲,为什么把学习摆在第一位?究其原因,在于学习是后两者的前提,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真正创新。
重视学习,也是中国古代治理思想的传统。所谓“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古人很看重为官和为学之间的有机联系。荀子更是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强调学习是为官者的基本素质和长期功课。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为缩短。从前讲“活到老,学到老”,好像还是一种学习境界的追求,现在看来,这已经是由“本领恐慌”倒逼回来的要求了。否则,面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都会大打折扣。
今天的学习,除了学好理论、政策、法律、党情、国情,学好和自身工作领域相关的专业性知识以外,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
正如习近平所说,“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古人的话语中,寄托着古人的情怀和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读其书,思其人。“见贤思齐”,这也是古代官员们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一种修炼方式。
习近平多次强调学习的意义,也点明了学习的方法。
比如要“学以致用”,学习目的在于运用于实践,“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纸上谈兵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要带着问题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谓“思”,就是有问题意识,有问题引路学起来才有方向;再比如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孔子讲的话,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学,也才有定力学,要不然,再平静的书斋里,也收不住对外面花花世界的意马心猿。(木 易)
-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2019-12-23
- 黑科技进小学课堂,必须慎之又慎2019-11-01
- 职场人士充电热背后的冷思考2019-10-31
- 中国减贫经验值得学习2019-03-08
- 从方块字中品悟文化的力量2019-02-26
- 从方块字中品悟文化的力量2019-02-25
- 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父母错了吗?2019-02-22
- 人民日报评论部:以综合素养书写精彩人生2018-09-25
- 规范游学,画好课业延长线2018-08-08
- 传承优良文化还可以更走心2018-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