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负责不是说说而已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5月1日起,山西省将对新建、扩建、改建等建筑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一旦建筑工程质量出现事故,负有相应责任的单位和人员将承担质量终身责任(4月19日新华网)。
此前,浙江奉化一幢只有20年历史的居民楼如麻将牌般突然倒塌,引发公众对于建筑质量的普遍担忧。从这一角度说,山西省有关方面规定建筑工程质量的终身负责制,或正是基于对建筑安全的负责以及对建筑质量问题的预防。不过,这一好的做法和理念能否成行值得怀疑。
影响建筑质量的原因错综复杂,至少与建筑者的心态有很大关系。红头文件是一种理念进步、管理进步,但并不意味着一纸通知就能彻底改观多年来追责匮乏的现实。有了终身负责的红头文件,将直接面临一个如何落实落地的问题。部分建筑商习惯了拍拍屁股走人,不可能因一纸通知就能转变观念。还有,名义上的终身负责,无法抵挡一些建筑商、建筑者的更新换代,一幢建筑至少要存在数十年、上百年,建筑公司早已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几十年后发生问题,再追溯到几十年前的某某公司、某某人是一个很难想象的事情。如不能解决终身负责制的落地难,再强悍的终身负责制也不过是一个纸老虎。
另外,一幢质量不过关的房产、建筑,除当年建筑施工原因之外,可能还包括建筑运营维护保养,后期周边建筑影响等,如几十年后城市发展,一些旧建筑受到地铁建设影响以及一些不可测的外界影响原因等,使建筑质量成因过度复杂,这也注定让终身负责很难成行。
几年前媒体报道,武汉老城区一家老房子的业主收到一封奇怪的信,看起来有些像公函,寄自德国法兰克福。来信的大意就是说,“写信的人是我家这栋老房子的承建商,这栋老房子的详细资料一直保存在他们的档案室里,根据房子的原始设计资料,这栋房屋建成满80年,需要进行一次小型维修。承建商给出了详细的维修方案,并且承诺,如果维修到位,这栋房子再使用50年没有任何问题。”读来令国人唏嘘,80年前的老房子,当年的建筑者竟然还迄今牵挂,这是对建筑质量真正的高度负责心态。这种心态、这种负责的习惯,国内建筑从业人员恐怕不怎么具备。而对建筑质量终身负责的公众习惯和社会风气的养成,也不是一纸红头文件能实现的。
如果说,仅限于纸面上的规定,制定出来其实不难,关起门来请专家炮制就行。而后续的配套性规定不能出台以及不能从机制体制上解决国内建筑寿命整体不高的不良现状,终身负责不过是一句讨喜的空话。(毕晓哲)
- 什么年代了,还敢试图瞒报事故?2019-11-01
- 酒盒印失踪儿童,用商业行为拓展公益事业边界2019-01-18
- 营销搞裸奔 究竟谁之责2018-11-21
- 呵护未成年人的社会才更有希望更有温度2018-04-10
- 张楠之:别把自己的违规都归到“历史原因”2016-12-28
- 处理打保安女警 别打悲情牌2016-04-11
- 谁该为惨不忍睹的“营养午餐”负责?2015-10-26
- 缺乏监督的“个人募捐”能走多远2015-08-27
- 岳乾:官员“限读令”起作用了2015-03-21
- 无用审批项目应早发现早取消201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