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黑救护车要堵疏并举治理

2014-03-15 08:5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在北京市各大医院周边,长期盘踞着各种外地车牌黑急救车,这些车辆装有警灯,贴有急救标识,从外观上,和正规急救车相差无几。记者暗访多家医院发现,车内卫生脏乱差、利用“山寨”医生以次充好、存在坐地起价现象,却能安然无恙地接送病人,赚着大把钞票,扰乱医疗秩序,使原本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方舟”,成为病患的“夺命之车”,其安全风险令人堪忧。(《京华时报》3月14日 )

  客观而言,黑救护车泛滥不独北京有,其它地方也不少。但像北京这样诸如跑公里来回收费元无发票、保障协议无保障、社会人员冒充医护、黑救护分工明确、医院内鬼拿提成等乱象,还是能够给人以足够的震撼。

  但另一方面,包括北京在内的各大城市,黑救护车都是被绝对说“不”、严厉打击的对象。但遗憾的是,各地虽然不断打击黑救护车经营,但黑救护车确如打不死的小强,顽强的存在、野蛮的生长,甚至越打击越严重。黑救护车治理,俨然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这就不得不追问的是:黑救护车何以如此顽强?

  毫无疑问,社会不法人员、包括一些医护在内的医院黑心工作人员,见利忘义,不法勾结,趁病打劫,无法无天,是黑救护车存在、不断做大的直接原因。而这些不法人员之所以敢几乎明火执仗的抢病号、天价收费,搞非法的黑救护车运营,无疑与管理部门重制度建设,却实际上管理乏力更有着直接的联系。

  比如《北京市急救车管理办法》明文规定,有关单位必须经过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的审核批准同意后,才能配置急救车,外地车牌救护车不能在北京营运。但实际上,北京黑救护车市场不乏外地车牌身影和不经批准就参与经营的本地车,且在各大医院都有利益关系,“没关系跑不出优势”。此外,医院正规的救护车救护费用与黑救护车相比,并没有优势,也是一些人员愿意选择黑救护车的主要诱因之一。而这,无疑与医院的定位、救护车的公益性等定位偏差甚至变异是密不可分的。

  根本上,有需求才有市场,黑救护车泛滥还在于正规渠道的救护车供不应求、缺口巨大。而这种供需缺口,表面看是由于医疗机构财力、人力等各种原因,实质配备的救护车、医护人员等不到位等造成的。更深的制度原因却在于,相关救护车管理办法把配置救护车的权力单一的交给了相关医院等医疗机构,其它社会组织和个人没有这样的权力。

  换句话说,相关人员见利忘义、监管部门管理乏力、救护车定位偏差、医疗机构等投入不足,固然是各地黑救护车乱象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但充其量只是诱因,而垄断或准垄断的救护车配置许可规定,才是造成今日各地黑救护车泛滥的根源。

  就此而言,黑救护车泛滥,呼唤的不仅是严管和打击,更是对相关救助制度改革的呼唤。只有堵疏结合,黑救护车的治理才更可能有效。一方面,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对黑救护车进行联合执法和坚决取缔,用直接堵的方法对非法经营的车主、假医护以及医院内鬼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改变救护车价值定位,加大财政等补贴力度,降低甚至取消救护车相关出车费用,让救护车与黑救护车的出车费用比,具有绝对优势,用间接堵的方法挤压黑救护车营运市场。

  再一方面,彻底改革救护车管理办法,用疏的思维制定相关准入、经营细则,向社会组织和个人开放救护车经营准入,让公营的救护车和私营的救护车并行,通过市场竞争的力量,来理顺救护车混乱的局面。

  关于这一点,也许有人会以救护车的特性加以拒绝。但不要忘了,我们的民营医院早就放开了,不见得有多大的问题出现,更何况救护车管理,只是附着于医院之上的一小块而已,根本不会有原则方向问题。如果有问题,也只是相关运行细则的调整罢了。既然管制解决不了,何如放开让市场解决? (余明辉)

责任编辑:鲁珊珊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