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求职者去哪儿了”揭示了啥秘密?

2014-02-13 11:09:00 来源:羊城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昨日报载,随着节后用工升温,“招工难”再度来袭,广州一些招聘企业忧叹“求职者去哪儿了?”事实上,这种“招工难”已非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的“专利”,已呈现出全国性趋势,正向中西部地区蔓延。

  “招工难”人们已不陌生,但对于“求职者去哪儿了”,则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人口红利消失的结果。有人认为,这是90后成为新生就业主体,很多新生代“眼高手低”造成结构性缺工。还有人认为,这是城市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等提供不足,农民工“逃离”城市宁愿回乡当农民……

  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是从劳动力供应角度分析,能反映一些现象,但并非核心的原因。其实,我国外出农民工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而不是减少。数据显示,在上世纪90年代末“民工潮”初现的时候,全国外出务工人员为3000多万;到了1999年,增加到9546万;而到2004年开始“民工荒”的时候,外出农民工数量已增加到1.14亿。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外出农民工1.66亿人,比上年又增加274万人。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用工需求的数量增加得更快,仅去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就达到1138万人。由此农民工的流向也在不断多样化,特别是流向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在不断提高。

  可见,近年“招工难”现象,主要是全国各地经济你追我赶,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各地都在“抢工”造所的。过去那种“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引来的“民工潮”现象,几年前由于沿海其他地区的发展就已不复存在。而这几年,则不仅是沿海地区普遍“招工难”,且有明显向中西部蔓延之势。这才是“求职者去哪儿了”的秘密。

  这折射的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从区域发展看,这显示中国经济区域差距不断缩小。从劳动者权益看,“民工荒”使农民工有了“用脚投票”的底气,尊重农民工、善待农民工成为共识,并极大地促进了户籍制度的改革。同时,也促进各地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重新审视,依赖低工资等的粗放式增长必须转型。

  其实,老板们是精明的,在市场力量的倒逼下,他们会明白“适者生存”的道理。对政府而言,要关心企业的招工情况,但更应着眼于劳动力素质的长远培训提升,为日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支撑,这比简单地帮企业招工将更有利于未来发展。(马汉青)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