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公务员子女压岁钱水平最高”可信吗?

2014-02-12 08:23:00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北京90名10到13岁孩子发现,孩子们今年平均收到4867元压岁钱,比去年上涨了5%。在参与调查的90名孩子中,父母职业为公务员的压岁钱平均水平最高,共有18个孩子,一共收到了10.41万元,平均约为5783元,高于压岁钱平均水平。

  “18名公务员子女共收压岁钱10.41万,公务员子女压岁钱水平最高”,来自《新京报》的这则新闻一经发出,就迅速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原因不难想到——标题实在吸引眼球。乍一看新闻,确实令人“血脉喷张”,难怪会在网络上掀起了新一轮“吐槽”与“拍砖”。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公务员”,指向了“灰色收入”。

  然而笔者细看这则新闻,却不得不对“公务员子女压岁钱水平最高”这一结论产生疑问。

  首先,调查地点选在北京,众所周知,北京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相比于其他地区高出不止一星半点,以北京孩子收到的压岁钱为例,得出全国孩子的压岁钱平均水平,是否妥当?

  第二,调查范围仅仅为90名孩子,如此小范围的抽样,其结果的可信度有多少?更“巧合”的是,90名孩子中有18名父母职业为公务员,比例达到了20%,如此高的抽样比例,最终得出的总数必然高于其他群体,这样得出的数字岂非更加不可信?

  另外,子女压岁钱的水平高低并非取决于父母职业,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仅仅调查收到了多少,却忽略孩子父母送出了多少,继而得出“公务员子女压岁钱水平最高”的结论,实在有些不负责任。

  不可否认,随着中央“八项禁令”的出台,不少打算给领导干部送礼的人不敢明目张胆“送礼上门”,于是打起了领导子女的主意,以“送红包”为名,行贿赂之实,这也是公众紧盯公务员子女红包数字的重要原因。但身为媒体,未经过严肃认真的调查与比较,仅凭北京地区90名孩子的问卷调查,就写出“公务员子女压岁钱水平最高”这样的抢眼标题,实在贻笑大方。

  希望公众在“吐槽”、“拍砖”之余,能够静下心来,理性分析,相信这样明显“拉仇恨”的新闻只会越来越少,而真正反映社会现实的新闻也会越来越多。(邵宇芳)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