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在迎战“天兔”中感受社会进步

2013-09-24 14:48:00 来源:广州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应对天灾的教训和经验,让我们在新一轮迎战天灾的战役中布局更严密、手段更高明。

  刚刚送走“广寒玉兔”,又迎来“海上天兔”。前天深夜的一条关于全市小学、幼儿园紧急停课的通知短信,让很多广州市民方才猛然意识到:这次的台风可能真的不可轻视。其实,在过去的几天里,广东沿海以及“腹地”各地区早已行动起来,对这只“凶猛的兔子”严阵以待。

  由于台风本身的两面性(一方面以大规模的循环运动为内陆带来充沛的水汽和能量,另一方面又以暴烈的方式破坏人类文明),人类对台风可谓又爱又恨。而千百年来与台风斗智斗勇,广东人在应对台风上也有着坦然的心态和丰富的经验。值得庆幸的是,近些年国内外的每一次天灾,在为我们带来心灵乃至切身伤痛的同时,也让我们在灾难面前变得更加成熟,让我们在痛定思痛中亡羊补牢。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为补偿”,应对天灾的教训和经验,让我们在新一轮迎战天灾的战役中布局更严密、手段更高明。

  鸟瞰这样一个轨迹,不难看出对生命的进一步尊崇与敬畏。此次全省超过10市发布停课通知,动作之大,固然与此次“防风形势极其严峻”的态势有关,但无疑也更为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政府情怀。以广州为例,此次中小学、幼儿园和托儿所停课两天,是近四年来首次全市停课。沿着时间之轴向前回溯,早在1999年9月17日,广州便因强热带风暴“约克”正面吹袭珠江口而通知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一天,由此创下20年来首次;2003年7月24日,广州又因七号台风“伊布都”来袭通知全市幼儿园停课一天。可以看出,基于丰富的防台风经验,提前预警、适时停课、优先保障弱小者生命安全,在广东已经形成一种共识、体现为一种机制化的应急路径。

  回顾这样一个轨迹,更容易感受到信息化革命对现代社会的有力支撑。此次“天兔”来袭前夕,除了“深夜停课通知”,多数公众早已接到省市应急办、气象局的短信提醒,以及供电局发送的“可能出现电力故障”的预警短信,而在新闻网站上则可直观看到台风运动的实时轨迹和各阶段的强度,为公众做好防范措施提供了便利,也体现出科技的强大魅力与功效。理想状态下的“智慧城市”,就应是科技与人水乳交融、信息传递无缝链接且“精确制导”的。极端天气的多平台预警,应该推而广之,成为一种范例和常态。比如,某些收费的公共服务项目(如汽车年票),众多用户持续“吐槽”没有收到过任何形式的欠费提醒,从而导致大量滞纳金。在信息化时代,此种工作手段的滞后与惰性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难免遭受诟病,值得反思。

  尽管昨晚抵穗的“天兔”,至截稿时,强度暂时低于预想,但把风险预设得充分一些,把困难估计得严重一些,有百利而无一害。2005年在美国新奥尔良造成超千人死亡的飓风“卡特里娜”,之所以破坏力震惊世界,除其强度外,更关键还在于此前当地政府始终心存侥幸,防备工作不足,以至于当飓风最终肆虐时毫无招架之力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此次抗击“天兔”,显示出比以往更成熟的应急能力和联动响应机制,也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如,一些市民的防范意识还不够,明明收到停课短信,仍然抱有侥幸心态,试图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沿海一些居民甚至“顶风”去海边“逐浪”,险象环生。又如,预警信号的覆盖面有待精益求精,预警的知晓途径也有待进一步多样化,这一点上不妨参考香港经验。再如,应急的配套方案不妨再细化。幼儿园紧急停课之后,企业尤其是私企、外企员工如何解决幼儿托管问题?能否规定紧急状态下可“携娃”上班或实行更灵活的人性化调休?这些细节问题有待未来逐步完善。(徐锋)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