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达标排放还是污水?

2013-08-05 10:40:00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我们的数据总是与老百姓的感受不一致。我说的是真的,老百姓不信也是真的。”最近,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做中国梦宣传报告时说的这句话,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

  环境监测结果自说自话,与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感受“两张皮”,这一现象早就存在。前两年,许多大城市的人们经常感觉空气质量不好,监测数据却显示当地空气质量良好,后来PM2.5浮出水面,环保部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74个城市按新标准监测和评价空气质量,政府和公众才有了清醒的认识。

  水又如何?媒体经常报道,群众举报井水、河水、湖水等水质有异味,怀疑周边某个企业超标排放,环保局调查后的结论往往是“这家企业达标排放”。结论是真是假?各地情况不一样,不排除有的环保局包庇违法排污企业,也不能否认有的环保局讲的是实情。

  这里姑且不论违法排污,即便大多数企业包括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排到江河湖泊的水仍是污水,许多地方污染积重难返,这是重要原因。

  这就要说到标准。按现行污染物排放标准衡量,许多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和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废水,确实达标了。按地表水质量标准衡量,这些达标排放的废水还是污水,从COD浓度看是劣V类水。也就是说,各类废水排放标准与地表水质量标准,还是严重的“两张皮”。

  达标排放的水依然是污水,这在普通人听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它是活生生的现实。对此,我们不能糊涂,更不能装糊涂。

  同时,还要说到排放总量。以司空见惯的吸烟排污为例,1个人吸1支烟,姑且说是达标排放,屋里有10人,每人各吸1支烟,每个人似乎也是达标排放,加起来肯定乌烟瘴气。可见,只考虑个体达标排放还不行,如果个体增多,排放总量增加,污染必然加重。

  明白这两点,就不难理解治污治了那么多年,那么多江河湖泊的水质还是V类或劣V类。气体、烟尘、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也是同样的道理。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污染排放不可避免。过去,按照相对较低的排放标准约束企业行为,环境保护的目标是控制污染,这样做符合当时的国情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它带来的问题是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大大超过环境容量。现在,群众的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环境保护仍然从企业能否承受治污成本的角度出发去控制污染,远远不够。

  企业达标排放,环境质量却不见改善,老百姓当然不答应。国家的环保目标,应当从控制污染向改善环境质量转变。环境质量好不好,既要看监测数据,也要听群众评判。

  实现这一目标,环境质量标准必须与污染排放标准相衔接。行业的排放标准需要修改,区域排放的污染物总量需要严加控制。必须以更严的排放标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治污水平,减少废物排放。必须按照区域环境承载力决定产业布局,现有排放已经超出环境容量的地方,想继续发展,不能一味铺摊子,只能想办法先腾出环境容量,再上合适的项目。(武卫政)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