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钱荒其实被人为夸大了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审视连日来发端于银行、殃及股市的钱荒,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钱荒其实被人为夸大了。
事实上,每到年中,货币市场总会吃紧,货币市场利率出现时点和季节性波动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银行间利率飙升既有时点性的因素,也有从业人员违规操作的问题,更有体制性因素,而最难以化解的正是体制性因素。
今年前5个月,无论是全国社会融资总额及银行信贷增长还是广义货币增长,都“不差钱”,但这些钱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在国内金融体系内循环,从而导致了影子银行迅速发展、地方融资平台快速扩张以及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涨。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与当前金融体系的严重缺陷有关。
当然,钱荒也并非空穴来风,在当前的融资体系下,金融市场资源无法通过有效价格机制来运作,这就必然使得不需要资金的企业可以轻易地获得低成本的资金,而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则无法获得融资。同时,在低利率及利率管制下,居民不愿把钱存入银行,而愿意去购买利率相对较高、多如牛毛的理财产品。结果是,全国理财风盛行,金融市场资金严重错配,社会资金资源无法进入实体经济,金融市场的风险越积越高。可见,当前国内银行间市场出现的钱荒,并非是缺钱,而是金融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配置,是结构性资金紧张。
钱荒在银行和资本市场上引起的巨大动荡,凸显出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改革的紧迫性。正视钱荒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成为凝聚改革共识的良机。改革会有阵痛,但不改革必定是死路一条。□苏渝
责任编辑:鲁珊珊
- 【光明网评】乡村游,让国庆黄金周更有活力魅力2022-10-06
- 管好电子烟先要厘清“身份”2019-11-13
- “双11”投射供需对接之变2019-11-13
- 文博IP开发还有更多选择2019-10-23
- 疯狂的盲盒背后有“瘾忧”2019-10-23
- 过度消费量子概念不可取2019-10-23
- 注重开门抓教育2019-10-23
- 敬老爱老重在平时和细节2019-10-08
- 永放光芒的精神财富2019-10-08
- 索要大额生活费遭拒警醒“巨婴”心理201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