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求空调”背后的网络“冷暴力”
今天,有学生爆料,南京审计学院浦口校区的一名大学生因鼓动同学抗议学校不安装空调,或将面临校方处分甚至开除。近日来,该市多所高校学生均以各种方式向校方抗议宿舍没有空调的问题。(中新网 6月20日)
连日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温度居高不下,网络上关于大学学生宿舍是否应该安装空调的讨论也是日趋升温,南京审计学院学生为了“求空调”喊口号扔脸盆、啤酒瓶的“暴动”更是将这个话题推上浪尖。
虽说现在时代进步,不能再以旧式生活方式来衡量当代生活,空调也已算不上奢侈品,但是,该不该给学生安空调,这并不是只考虑生活是否进步就能决定的问题。在我国,大学数量众多,如果给每个学生寝室安装空调,费用方面暂且不说,电力是否能够承受就已经足够论证一番,并且还涉及到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而真正最热的两个月,学生都已放假回家,这空调是否真的到了非安不可的地步,还值得进一步讨论。
对于网络上出现用美国大学的学生寝室环境来作对比的帖子,笔者也不敢苟同,一方面我国的基本国情与美国存在很大差异,另一方面帖子中所出现的美国大学也并不能代表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这种帖子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激化了我们大学生的“愤怒”,而网络上类似的带有煽动性的帖子还有很多,从中也折射出我国网络舆论环境的忧患。
大学生“求空调”这件事本身无可厚非,然而,却有人借此炒话题,直接将不安空调与腐败扯上关系,导致部分学生情绪激动,在网上进行谩骂,甚至出现打砸东西的行为,这样的现象一来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二来也不利于社会、网络等的正常秩序维护。
对于这类型的网络“冷暴力”可谓是防不胜防,他们善于发现热点话题以及群众的情绪激动点,加以大肆渲染,以达到引起社会大众对政府的反感目的,同时,又由于“五毛党”的负面效应,导致如今网络上形成了只要是为政府说话就被定为五毛党的怪象。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引起社会的共同关注,一方面,网民应正确地看待网络上的各种观点,心中应该坚持一个正确的标杆,合理、合法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看法;另一方面,各媒体、政府部门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正面处理各类网络舆论信息,真正起到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消除“五毛党”给群众留下的印象,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舆论和社会环境。(魏欣)
- 公共场所开空调 别冷过头了2017-07-28
- 火车站吹空调需交钱,谁中暑了2016-08-18
- “省油关空调”不能凌驾于权益保护2016-07-14
- 李兆清:别让夏天求空调成为连续剧2016-07-05
- “千人体育馆过夜”,责任在谁?2015-07-02
- 为危险作业的劳动者系牢“安全带”2014-06-04
- 局长体验“蒸笼车”先别忙着点赞2013-08-16
- 曹林:解决问题不能全靠“领导亲自体验”2013-08-16
- 练洪洋:多点“亲身体验”官员才能接地气2013-08-16
- 抗议无空调被开除,学子不能忍的真是高温吗201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