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神题涌现 背后畸形教育"魅影"需警觉

2013-05-30 17:10:00 来源:东方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网曝广东华师附小“小升初”出现“神题”,比如用“20÷3”数学题猜一汉字成语,因其结果接近于6.666……,故答案是“陆续不断”等。无独有偶,前一段时间,浙江余杭一小学二年级也爆出类似数学“神题”,引来众多网友围观并一试身手。当然,“神题”还不止这些,而集中涌现则值得警惕。

  教育最终还是为了育人,而培养一个身心健康、能够自立的完整的人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的直接让受教育者背诵所谓的“答案”;有的则循循善诱,让受教育者逐渐探索,在探索中训练能力,即便不能找到答案,一直也都在探索。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有题目作为引导,依托题目让老师教书育人,通过题目让受教育者成长成才。

  “神题”什么时候都有,古代有一些破解不了的棋局,有一些至今无法解决的数学难题,当然还有一些无解的历史困局等等,这些既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必然经历的过程,是人类获得知识的必然阶段。然而,这些“神题”是正常的,是客观世界赋予人类的礼物。而诸如“20÷3”这些“神题”,是成年人拍脑袋拍出来的东西,是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扭曲,甚至是对未成年人的虐待。试想这样一些“神题”,跨越数学和语文两个主要学科,需要转好几个弯子,最后只有一个简直就是“变态”。透过“神题”可以窥见孩子厌学的原因。

  在已经宣扬了好多年的素质教育语境下,这些以“神题”来考学生的学校,其应试教育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不知道当事的孩子们怎么能做出来?而背后一个情况就是能出这些“神题”的绝不是普通学校,一定是名校或者是优质学校,否则也不会挖空心思以“神题”“选拔”人才,而所谓的这些出题的“神人”老师,也必然不是一般的教师,一般的教师都在忙着备课、上课,也没有时间和心思来制造“神题”。当然,一定会有一些“神童”能够做出这些“神题”,这些“神童”是怎么炼成的呢?是天生奇才?不可能。那就是后天培养的,如何培养呢?正常的学校是培养出来的,能培养出来的必然是“专业”学校,而专业“学校”,一定有“专业”的“神人”教师,这些都不是免费的午餐。

  “神题”涌现背后折射出教育理念的畸形,折射出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扭曲,其背后的“魅影”需要引起足够的警觉。“神题”的涌现当然是长期应试教育和教育官僚化、狭隘化发展的表象,它在让舆论为之狂欢的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现在是到了切实发展素质教育,捍卫孩子健康成长权利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