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水掐架卖报的,"农夫"你莫怪舆论太"暴力"
今天下午,农夫山泉在北京就产品标准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时,与《京华时报》记者就标准问题进行了激烈争执,现场发言屡被打断。不仅于此,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在发布会指责北京“环境”问题,表示将放弃北京10万用户市场。(5月6日 人民网)
一个月前,没人相信一个“卖水”的会和一个“卖报”的纠缠在一起,打了一场关于“标准”的口水仗。“卖水”的为农夫山泉公司,哪怕是在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其关于标准的问题似乎仍是说不清道不明;“卖报”的为《京华时报》,为了披露“卖水”的标准问题,连续27天、67个版面“反反复复地报道”,似乎有些不依不饶。
当然,关于标准的问题,也许不能怪农夫山泉说不明白,怪只怪笔者太过愚钝——花了一个多小时,愣是没把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卫生标准、质量标准还有一个内控标准之间的关系捋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4日,农夫山泉北京工厂因标准问题,其桶装水在北京市遭致质监部门的责令停产。再看看农夫山泉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在北京永久停产桶装水”的决定,似乎也只是形势所迫、顺水推舟而已,并没有让人看到其中有多少“骨气”的成分。所谓“不会为舆论暴力低头”,不知从何说起。
客观地说,一家企业如果遭致某媒体近一个月不停地质疑、追问,换做谁也受不了。毕竟,从掌握的话语权上来看,“卖报”的显然大过“卖水”的。然而如果就事论事,笔者并不认同农夫山泉的“舆论暴力”论。抛开标准之争不说,单从危机公关的角度来看,媒体如果有质疑,农夫山泉为何不及时地予以有力的回应,而非要等到27天后才高调地出来开新闻发布会?
如果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夫山泉顶多也就算是一个二流的企业。如果其在标准问题上经得起推敲,也不会在经媒体报道后,北京的一个工厂就会因标准问题而被禁止生产。要知道,禁止你生产的不是媒体,也不是行业协会,而是有关部门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
因标准问题导致的农夫山泉公司与《京华时报》之间的相互掐架,对于我们广大消费者来说未尝不是个好事。看看国内的奶粉信任危机以及各层面的食品安全问题,其实质都源于标准——要么有标准却缺乏有力的执行、要么标准定低了民众心里没谱、要么标准缺失乱象环生……许多问题离不开媒体的揭露、报道和跟进。如果企业自身及产品质量过硬,一定经得起媒体、舆论的质疑和追问,也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至于深陷“标准门”的农夫山泉到底冤不冤,既然其已经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要求《京华时报》赔偿名誉权损失6000万元,那么假以时日,也许司法部门会告诉我们一个客观公正的答案。
- 西方抹黑“甩锅”当休矣2020-04-14
- 请宽容对待一个受伤的家庭2019-07-19
- 莫让婚闹习俗变恶俗2019-05-07
- 茶水工获金像奖,苔花也学牡丹开2018-04-18
-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如何打造东北振兴软环境2018-01-22
- 面对隐私,舆论要懂得适可而止2017-08-15
- 以案释法,为这一堂“普法公开课”点赞2017-05-27
- 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本就是成功2017-02-09
- 从患病教师被解聘看劳动者权益保障2016-08-24
- 比“地图炮”更可怕的是舆论暴力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