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抗震救灾中的那些平凡英雄致敬
王石川
据四川省民政厅4月23日6时统计,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已造成193人死亡、25人失踪、12211人受伤,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在这场地震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了抗震救灾工作的有序有效,看到了灾区人民的守望相助,也看到了每一个支援灾区人民的手足之情。在这场抗震救灾中,涌现了一批平凡英雄、“最美人物”,他们平凡而有坚守,英勇而不懈怠,他们有救援者,有志愿者,有的还因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据报道,22日下午2点过,由成都前往雅安经邛崃高何镇至龙门山路段发生坠石,向灾区运送药品的贵州籍女志愿者汪策不幸遇难。由于被一块大石头卡住,车没有被飞石推下悬崖,同车两名志愿者幸运地躲过一劫。汪策原本可以悠闲地待在家里,但面对雅安地震,她主动请缨前去灾区运送药品,她32岁的生命戛然而止,让人扼腕叹息,我们把敬意献给她,献给她的家人。
在志愿者队伍里,还有一个人特别值得一提。据成都商报报道,绵竹汉旺人廖智是一位舞蹈老师,“5·12”地震让她失去了双腿。芦山地震发生后,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赶赴灾区当起了志愿者。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廖智戴着假肢送粮、送衣、送发电机、搭帐篷。人美心更美,这是一颗坚强的心,更是一颗感恩的心,更让人看到了志愿者精神的绵延。
抗震救灾绝非风花雪月,有志愿者遇难,也有救援者受伤。21日中午12时许,武警交通1总队3支队6中队少校、37岁的宋永科工程师,带领百余名官兵战士在芦山县宝盛乡玉溪村抢修道路时,被飞石击中头部,生命垂危。庆幸的是,经过手术宋永科已脱离生命危险。
有谁获悉亲人正经历灾难的消息却还能踏上挽救他人的征途,有谁还能在明知家人近乎咫尺却因执行任务过家门而不入,在此次抗震抢险救灾中,就有这样这样一名雅安籍战士,那就是什邡市消防大队金河路中队战士何伟。家园被毁,对亲人,年轻的何伟不可能不牵肠挂肚,对乡邻,也不可能不忧心如焚,只是他为了更多的人,暂时把内心的担忧搁置起来。何伟说,“我知道家中父母、亲人安全就可以了,我在这里参加救援也是一样的,家那边肯定有其他战友在帮助他们。”这是一种境界。
无独有偶,这样的事也发生在武警四川总队一支队一中队长杨昌军身上。杨昌军的老家就在雅安芦山县思延乡,这次地震,他家未能幸免,房子倒塌了,家里值钱物被砸坏。得知儿子随部队来到自己家门口救灾,其父母想让儿子派几个士兵去帮忙收拾一下,比如把埋在废墟中的存折找出来,杨昌军拒绝了。拒绝不是冷漠,而是自律,这是对纪律的尊重,公私分明,这样的救援队员才让人放心。
“磨刀老人”吴锦泉的事迹值得一提。得知四川芦山地震消息后,吴锦泉来到江苏省南通市红十字会捐款,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一元硬币1714枚,五角硬币503枚,一角硬币7枚,共计1966.2元全部捐给灾区。吴锦泉并不富有,两千元钱对灾区也许并不起太大作用,一定程度上说吴锦泉本身就是需要救助的对象,捐与不捐,人们并不会责怪他。他捐了,这是一位朴实而善良的老人。
还有一件暖人的事。芦山老城区七旬多的余克全老太太在地震时受了伤,由于家毁了,儿子在外地不能回家,她和老伴带着8岁的孙子住进了帐篷,每天到医院换药需要侄子陪同。而实际上,他的儿媳妇就是这家医院的护士长,婆婆受伤两天了,儿媳却全然不知。余老太称,“没敢告诉她,这几天她也在忙着救别人,都没空回家,不想给她添乱。”这是一名深明大义的老人,没有过高要求,本分,诚恳。
可以说,在抗震救灾中,像吴锦泉一样热心捐赠的人一定还有不少;尽心尽力的救援队员,一定还有许多不为人知;志愿者队伍中,也有着太多的人在默默献力,不求索取。从救援者到受灾者,从志愿者到捐赠者,这些平凡的人,带给人们坚韧的力量,向他们致敬,把敬意化为实际行动。
- “贪赃不枉法”是贪官障眼法似的自慰2016-01-27
- 抗震救灾见证国家价值2015-05-13
- 抗震救灾集聚梦想“正能量”2013-05-03
- 感悟生命的分量,续写不灭的梦想2013-04-28
- 走过灾难,我们更坚强2013-04-28
- 黄金时间已过,救人莫止于“72小时”2013-04-24
- 灾难中砥砺志愿精神201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