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谁制造了“农民研究生”的悲情?

2012-10-18 09:30:00 来源:山东商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河北人苗卫芳2008年考取河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苗卫芳没能找到一份理想的“铁饭碗”工作,最终回到村里种地。苗卫芳回乡后,其父苗风山感觉压力巨大,选择了服毒自杀。一些村民以苗卫芳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看他,这么多年学都白上了,以后不要跟他学。”(10月17日《河北青年报》)

  类似苗父的失望,在大学生甚至研究生“过剩”的时代背景下,已经不是在农村家庭首度上演。当家庭“鱼跃龙门”希冀遭遇梦碎的残酷现实,未免沮丧失意。“想到了开始,却没有想到结局”,越过龙门,未必是浩瀚广阔的大海,更多时候却是职场和命运的泥沼,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苗父的抑郁,也是大部分寄希望于“知识改变命运”的读书人及其家人的抑郁。

  如果不是回家务农、老父抑郁自杀,苗卫芳的成长轨迹,很可能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范本。一路坎坷却孜孜不倦的求学之路,其毅力和耐心非一般求学者所能及。如果说,那些高考的老年考生只是带着“玩票”的心态,那么大龄求学者苗卫芳的奋斗却是实实在在地为命运改变而战。但遗憾的是,来之不易的研究生学历非但没有给他的命运增加色彩,对于他的家庭而言,彼时的荣光却成了此刻羞辱性的存在。

  毋庸置疑,类似的悲情需要归咎于教育体制和人才机制。教育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让人才显现出同质化的特征。研究生苗卫芳,不过是人才培养流水线上众多同型号的螺母罢了。而年龄大、表达能力差、形象气质不佳、家庭背景差等先天不足,更意味着他是同质竞争中最容易被取代的螺母。如此,苗卫芳陷入命运的泥潭在所难免。

  但,体制之弊又并非造成苗卫芳悲情的全部原因。背负家庭的期望,活在现实的眼光中,大龄研究生苗卫芳的生活被外在的评价体系所绑架。“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是当下精神世界的困境。从小到大,我们很多人似乎都是为外界的评价而活,为了长辈们的希望而奋斗。人格的普遍不独立,也就造成了精神世界的无限纠葛。同村人的闲言碎语以及老父抑郁自杀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对独立人格的绑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之于人格和理想,我们每个人都在绑架者与被绑架者之间不断地进行角色转换。

  苗卫芳的梦是文学创作,但在个人理想和独立意志被大时代裹挟的时代,个人的命运也就难免颠沛流离。“农民研究生”的纠结和悲情,其实是这个时代所有追梦者的悲情;自杀父亲的抑郁,恐怕也是这个时代不少父辈的抑郁。“儿孙自有儿孙福”,当人们回归独立意志,当人们学会尊重他人理想的时候,类似的纠结和悲情恐怕才可以避免上演。(时言平)

责任编辑:宋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