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四舍五入”太精明
原本为了便捷而推广的ETC出行,竟然也暗藏陷阱。国务院督查组最近在江西调查时发现,ETC用户的30元通行费打完九五折后应收28.5元,但却被收费系统“四舍五入”了,实收29元;最奇葩的是10元通行费打完九五折后,本应为9.5元,被“四舍五入”的结果还是10元。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中心客服人员对此答复称,计费是按“元”取整收费,有些优惠无法体现出来。
“四舍五入法”,是交易用现金结算时不方便找零的情况下,经交易双方同意后,相互约定俗成的一种费用结算办法。其根本原因是现金找零的边际成本较高,“四舍五入”则可以减少收款和结款成本。但在非现金支付的语境下,这个找零成本就不存在了,银行可以在数秒钟内精确地划到小数位。随着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交易的推行,现在街头的小卖部都可以做到“精准扣款”了,江西的这个收费系统却依然“四舍五入”,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而且仔细想想,所谓的“四舍五入”没有“舍”、只有“入”。今年5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动高速公路ETC发展应用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对ETC用户实行不少于5%的基本优惠政策,打九五折的做法正好卡在了门槛上。因为,任何数字乘以0.95,末尾要么是0,要么是5,因此,每次采用“四舍五入”,结果必然是“只入不舍”。按照该算法,1元以上的通行费,收费每次净赚五分钱或五角钱。可见,这是相当“鸡贼”的做法。
由政府部门推出的政策性优惠,有其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一面。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就该不打折扣地执行。就算只有一分钱优惠,也是消费者的正当利益,没有让路政部门打包带走的理由。这一点,相关部门不可能不清楚,之所以还是这样做,大约体现了一种“鹭鸶腿上劈精肉”的心理。他们也许认定了,高速路上的消费者,不太可能因为几分几角跟他们锱铢必较。但也正是这种“小聪明”,无形中消弭了政策善意,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把“让利于民”的善意,曲解成“与民争利”的行动,高速公路可以说有相当多的先例了。最典型的就是对救灾车辆“雁过拔毛”,相关部门不知下发过多少通知,要求对救灾车辆一律免费通行,但具体在收费站,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把人家拦下来。还有一些到期的收费站,不仅不按时撤除,还以种种理由要求延长收费期限。这些做法,与“四舍五入”的逻辑是一样的,根本原因是公路大都背负着沉重债务,对收费有着茹毛饮血式的冲动。
目前,我国经营性公路大都采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思路。尽管每年高速公路企业都喊着收支缺口增大,但算细账的话,不少高速公路企业还是挺赚钱的,如A股上市公司高速公路板块,一直以收益稳健而著称。有些收费公路一直喊亏但又不公布账本,谁知道是不是真的亏呢?而且需要强调的是,ETC打折是交通运输部推出的普惠性措施,跟高速公路亏不亏根本没关系,基层部门需要做的,就是把政策落实到位,不要“口惠而实不至”。
- 没装ETC就要收费?如此“无缝对接”说不通2020-01-03
- ETC“好事不讨好”,需找准背后病灶2019-12-25
- 莫让“四舍五入”消弭ETC优惠政策善意2019-09-10
- ETC再好也不能强买强卖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