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不是药”应成大众共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8月20日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指南》要求,保健食品标签设置警示用语区及警示用语。警示用语使用黑体字印刷,内容包括“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新规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8月20日中新网)
市场监管总局早就发布过“防范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公益广告,内容就是“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而现实中,一些三无保健品仍在外包装上写上具有药物治疗功能的字样误导消费者,很多保健品商家推销保健品时也继续进行虚假宣传,声称他们所销售的保健品能治疗多少种疾病,又有何种神奇的疗效。而消费者或是受到不良商家的误导,或是本就欠缺必要的医学常识,把保健食品当成药物的消费者就大有人在,结果造成人财两伤。
此次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指南》要求,保健食品标签设置警示用语区及警示用语,其中包括“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这就是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乱象的最有力遏制,能够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起到釜底抽薪之效。要看到,商家口头推销保健食品,他们进行虚假宣传,难以及时取证,不便于监管,而此次《指南》不仅要求在保健食品包装盒上设置警示用语区及警示用语,同时还要求保健食品经营者在经营保健食品的场所、网络平台等显要位置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等消费提示信息,这就让一些无良商家的虚假宣传会被及时打脸。“保健品不是药”成为大众共识,让消费者及时认清不良商家的嘴脸,能够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保健食品标签设置警示用语区及警示用语的做法值得肯定,提升了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效能与监管威慑力。长期以来,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虚假宣传就是其中一大问题,要能遏制保健食品乱象,就需要多一些这样行之有效的约制措施,需要监管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威慑力,增强监管能力,这样才能更好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权益不受侵犯,才能更好履行自身的监管职责。
- 万能“专家”何以大行其道?2017-06-27
- 监管硬起来,让“神医”消失2017-06-27
- 保健品行业为何成“广告行业”?2017-06-06
- 保健品“会销”骗局何时解局?2017-03-21
- 警察阻老人购保健品法律风险大2017-03-17
- 应对保健品推销不能只靠防守2017-03-16
- 应对保健品推销不能只靠防守2017-03-16
-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药品广告应杜绝虚假包装2018-04-18
- 儿童保健品别成“坑娃品”2019-08-16
- 用创新激活“睡眠经济”201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