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长宁见证机制成熟
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目前,救援工作正在稳步有序地进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组织抗震救灾,把搜救人员、抢救伤员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减少伤亡。“长宁,平安”“四川,加油”成为网络热词,寄托着全国上下对长宁的牵挂。
恰好在地震发生前,笔者刚刚结束了在汶川的采访,回到成都,感到了震感。网上广为传播的一段预警视频,让很多人感到惊叹。有关机构预警了本次地震,并通过户外广播等方式向公众发出提示,不少人表示“这为应急逃生提供了宝贵时间”。正如有专家指出,研究表明,预警时间为3秒时可减少伤亡14%,时间为10秒时减少39%,时间为20秒时减少63%。
的确,地震预警提高了应急预警能力,对赢得时间、疏导群众、展开逃生至关重要。这次地震时,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就提前10秒向宜宾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这正是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取得的成果体现。
预警在分秒,应急在日常。在汶川县映秀镇采访时发现,应急管理教育与培训很具特色,当地干部群众说,应急管理队伍的“火焰蓝”很是醒目。之后,在绵阳采访时,感受到震感的干部说,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市里消防救援队伍集合完毕,随时待命。可以说,经历过大地震的人们更懂得科学救援,更懂得应急响应,这已经融入了城市的管理中。
这些年来,我们的应急管理不断成熟。去年4月,应急管理部挂牌,应对重大灾害事故更加有力有序有效。以此次地震为例,应急管理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紧急调拨5000顶帐篷、1万张折叠床、2万床棉被,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四川各地消防救援队伍驰援灾区,彻夜救灾,“火焰蓝”让人心安;有关地震的权威信息和辟谣信息推送及时迅速广泛。从信息发布到应急救援,从凝聚各方力量到引导社会舆论,长宁地震的救灾成效,体现了灾害救援能力的综合提升,更折射出构建新时代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实际成效。
刚到映秀镇采访时,发现每家每户的房屋上都插着一面国旗。当地干部群众说,“地震后,大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力量,自发在家挂国旗”。地震发生时,国旗是希望与力量所在。长宁地震,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这种力量。第一时间,相关部门全力组织抗震救灾;第一时间,来自四川省各地的救援队向灾区进发;第一时间,武警官兵以摩托化行军的方式向震中开进,展开搜救灾民、疏散群众、排险除危、搬运物资、搭建帐篷等工作。从汶川到长宁,见证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深情牵挂,彰显着一个政党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这也是做好应急处置、灾后救援的根本之所在。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提高预警应急能力,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 让法治思维更加深入人心2013-02-28
- 李杏:企业招聘是否透明不是重要问题2012-11-06
- 宋晖:“元芳,你怎么看”,我“挺”2012-10-29
- “堵车”多人丧生,该给珠峰装“红绿灯”了2019-05-28
- 给学生减负不能畏葸不前2019-05-28
- 陪伴,是“六一”儿童节最好的礼物2019-05-28
- 别让医院的感染管理层层失守2019-05-28
- 在新时代讲好青年故事2019-05-28
- 新制造,让生产更加智能化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新优势”⑦2019-05-28
- 中国经济的“压舱石”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