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正文

别过度解读“七成医生不愿子女学医”

2016-08-05 15:24: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南方日报日前发布了广东全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50.3%的受访者表示最期望子女从事的职业是医生,位列“最期待”职业榜首。有意思的是,最新的《广东省执业医师队伍现状研究报告》显示,在广东省的医师群体中,同意自己的子女从医的医师占8.41%,而不同意的则占71.65%。

  真是很有意思的对比:在社会层面,半数家长希望子女从医;而到了医生层面,超七成医生不愿子女学医。看起来这是一对矛盾,其实仔细想来,却又很是正常。对此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社会的职业取向。

  一般而言,当一个职业存在着众多向往时,证明这个职业在含金量上,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一段时间以来,发生了几起伤医事件,而有关医患矛盾的报道更是不断闯进视野。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不难看出,无论是伤医事件,还是医患冲突,都只是个例。相对于过去,或许医生的职业声望有所下降,但这是普通现象,不独发生在医生行业。在现实我们看到,大量的医生还是受到人们尊敬的。如果我们走进医院,更能看到医生和患者之间浓浓的情感交流。

  再看核心的医生收入问题。虽然有关医生收入低的报道一直不绝于眼,但在事实上,医生的收入绝没有想象中的低。前两天有媒体报道,深圳推进“去行政化改革”,打破编制限制的医生,个别人能拿到200万年薪。如果说这只是个例的话,那么钟南山院士曾经透露,在广州市三甲医院,医生2013年账面收入是46012元,实际收入达到19万元多。这个收入跟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偏低水平,但是,“比广东的公务员、普通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高”。无论是纵向比,还是在国内横向比,这笔收入无论如何不能算太低。

  至于说超七成医生不愿子女学医,我认为这也很正常。前段时间,笔者同事的孩子高考填志愿,这个孩子有心报考新闻专业,但同事坚决不同意,原因是自己从事新闻行业,对于这个行业冷暖自知。其实在现实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很多人们感觉很好的行业,可一旦接触到行业中人,听到的却是另外一种说法。这大致能够说明,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着两面性,即便再风光的行业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作为从业者,因为一种“求同情”心理,或者一种期待更美好心理,常常对行业的好处选择性忽视,而放大行业的一些负面因子。

  可以讲,这种对自己行业和单位的解构,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也是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里,既有个体心态的问题,以及职业荣誉感问题,也有社会问题,特别是劳动者尊严问题。我们看到,在很多单位,员工不仅辛苦,而且没有地位,不能实现尊严的需求。这一现象的存在,启示我们在加强职业荣誉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努力加强职业文化建设,从根本上保证劳动者尊严。医生也是劳动者,也受大气候影响,不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心理。这也是超七成医生不愿子女学医的真问题。其反映的不仅是需要解决的医患关系问题,还有在行业内部解决医生职业尊严的问题。

  由是来看,在针对子女学医问题上,在社会层面与医生层面存在着严重的倒挂,实是正常不过。有必要指出,承认正常并不是说不要正视一些医生的内在诉求。站在医生的角度,无论是希望得到社会的更多认可,还是渴望得到体系内部的更多肯定,都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毕竟,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一个和美的工作环境,对医生和患者都是有利的。(乔杉)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