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星光耀征程|暖心暑期筑梦成长 聊城构建儿童关爱立体网络

2025-08-18 13:17:0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当阳谷县的“七彩假期”课堂里响起琅琅书声,当东昌府区“小粉笔”公益课堂的无人机腾空而起,这个盛夏的聊城正以多元模式织就一张守护儿童成长的温暖网络。从城市社区到田间地头,从专业场馆到居民庭院,一场覆盖全域、贯穿暑期的儿童关爱行动,让1.8万余人次青少年在实践课堂中收获成长。

 多元模式织密关爱网络

  在阳谷县10余处“暖心课堂”阵地,123名“青鸟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化身“孩子王”,用科学实验解开物理奥秘,以非遗手工传承文化基因。而东昌府区“小粉笔”公益课堂则构建起“15分钟活动圈”,61个假期课堂与46个周末课堂形成全域覆盖,2460余名志愿者用沙盘游戏疗愈心灵,用急救知识守护安全。 临清市“伊童盟”爱心课堂更创新排演红色儿童剧《红船·星河》,让党史教育在角色扮演中入脑入心。

  这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支撑”的模式,在茌平区演变为家校共育推进会,在冠县转化为“萱草妈妈”研学之旅,在度假区升华为孤困儿童夏令营。14个职能部门联动发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舞台。

  专业力量赋能成长

  聊城市竞技体育学校的训练馆内,40名超重少年在击剑服下挥洒汗水,这项由教体局主办的公益健康夏令营,免费提供20余项体育课程。而在市图书馆,非遗剪纸传承人正手把手教授东昌葫芦雕刻,VR沉浸式体验让科学知识可触可感。市妇幼保健院2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志愿队,更将生长发育评估、视力保护课程送进乡镇课堂。

  这种“体育塑形+文化铸魂+健康护航”的专业赋能,在开发区演变为优秀学子经验分享会,在高唐县转化为困境儿童手工实践。当市文化馆的扎染工坊遇见梁水镇的葫芦彩绘,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在青少年手中绽放新生。

 安全教育筑牢防护网

  光岳楼前,文化执法人员用动画视频解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周圳钺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打游戏也要讲时间管理!”这场预防网络沉迷的普法活动,正是聊城构建“1+N”安全教育体系的缩影。在莘县,500名“爱心妈妈”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筑牢心灵防线;在东阿县,“戎耀少年”军事夏令营培养纪律意识;在度假区,消防员手把手教授海姆立克急救法。

  从“向阳青苗计划”到“福润万家”实践,从城镇社区到农村庭院,这张由2000余名志愿者共同编织的关爱网络,既解决了从业青年家庭的“看护难”,又为返乡大学生搭建了实践平台。当阳谷的阅读声与东昌府的无人机轰鸣声交织,当临清的红色剧目在高唐的田间地头传唱,这个暑期,1.8万名聊城少年在关爱中砥砺前行,在实践里收获成长。(文/宋庆玲)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