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星光耀征程|让“山东好人”榜样力量在齐鲁大地蔚然成风

2025-05-14 16:29:0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在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山东,“好人现象”早已成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从火海救人的“平民英雄”赵永一,到30年坚守山区教育的“最美教师”李振华,再到捐髓救人的“90后”护士王晓菲……这些闪耀的名字背后,是山东持续深耕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好人榜样为支点,撬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杠杆,正成为新时代齐鲁大地的鲜明底色。

 榜样的力量在于具象化的价值引领。山东好人身上展现出的忠诚、担当、奉献等品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鲜活样本。济南“泉水义工”团队20年如一日守护母亲河,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德州“抗癌厨房”主理人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用烟火温情焐热重症患者家庭的心灵,让“人间有爱”不再是空洞口号。这些身边榜样如同一面面镜子,让群众在对比中找到见贤思齐的坐标,在共鸣中激发向上向善的动力。当越来越多人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文明的种子便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

 一个榜样就是一点星火,一群榜样便能燎原成势。在聊城,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张玉滚带动百余名青年教师扎根乡村教育;在威海,“中国好人”殷树山的“红色储蓄所”吸引千余名志愿者接力传承爱心。这种“传帮带”的良性循环,让好人精神突破个体局限,形成“滚雪球”式的文明裂变。数据显示,山东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超2000万,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达15万个,“志愿红”成为城乡最温暖的底色。从个人善举到群体自觉,从一地风景到全域风尚,山东正以榜样力量为引擎,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实现从量到质的跃升。 

  山东以好人榜样为支点,撬动起千万群众共建共享的文明力量。当每一个平凡个体都能在榜样之光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当崇德向善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我们必将汇聚起更为磅礴的中国力量让我们以山东好人为镜,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让文明之花在齐鲁大地常开常艳,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书写更璀璨的篇章。(文/陈燕青)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