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耀征程|科技创新赋能“陇电入鲁”,点亮山东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5月8日,我国又一条西电东送能源大动脉——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竣工投产。这一工程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确定实施的重大工程之一,不仅是能源输送的重要通道,更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为山东的能源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科技创新:“陇电入鲁”的核心驱动力
“陇电入鲁”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攻克诸多技术难题,取得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从甘肃庆阳陇东换流站到山东泰安东平换流站,一度电只需0.003秒即可直达,传输速度比人眨一下眼睛快上30倍,这背后是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不断突破。特高压工程被称为大国重器,是我国工程建设的“拿手好戏”,而“陇电入鲁”工程更是成功研制并应用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换流变分接开关和基于自主可控芯片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
在电力系统“换挡器”方面,工程首次试点应用国产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用电高峰时,它能迅速增压提供支撑;新能源发电突增时,又能迅速降压避免过载,确保电流稳定传输。同时,直流控制保护设备也采用了“中国芯”,指甲盖大小的国产芯片具备每秒20亿次的计算能力,将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和控制系统响应精度缩短至毫秒级别,比进口产品运算速度提升2倍。这一创新让直流控制保护设备能更精准、迅速地监控输电线路,一旦发现电流异常,能及时自动切断危险电流,为“陇电入鲁”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推动山东能源转型,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陇电入鲁”工程对山东能源转型意义重大。山东作为能源消费大省,长期以来能源结构调整面临挑战。2024年11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虽跃升为山东第一大电源类型,但能源转型之路仍任重道远。“陇电入鲁”工程每年可输送电量360亿千瓦时以上,其中绿电占比超过50%,这将有效减少山东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
从能耗数据来看,该工程每年可减少山东燃煤消耗约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充足且稳定的绿电供应,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有力支持。以宁德时代在山东的布局为例,山东丰富的绿电资源吸引其在济宁、东营等地重点投资,绿电为企业生产贴上“绿色标签”,助力企业在“零碳”布局上加速前行,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山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协同创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陇电入鲁”工程的投产为山东在电网升级、技术创新与市场机制改革协同发展方面提供了契机。在电网升级上,特高压输电网络的完善增强了山东电网的稳定性和输电能力;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提升了电力传输和控制的效率与安全性;市场机制改革方面,山东首创“五段式分时电价”,引导用户主动调整用电行为,有效缓解了新能源消纳的结构性矛盾。2024年,山东午间消纳新能源23亿千瓦时,若按深谷电价0.2元/度计算,这些电量可为用户节省电费4.6亿元。
“陇电入鲁”工程是科技创新赋能能源发展的生动实践。它不仅实现了能源资源的跨区域优化配置,还为山东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搭建了新平台。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持续推进,山东在能源领域将不断突破,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全国能源转型与发展贡献山东智慧和力量 。(文/王鹏)
- 星光耀征程|千年儒韵铸魂,好人精神赋能山东发展2025-05-12
- 星光耀征程|“好客山东”魅力彰显,入境游迎来新热潮2025-05-08
- 星光耀征程|以创新融合之势,塑山东发展新动能2025-05-08
- “好客山东”激活假日经济新活力2025-05-07
- 星光耀征程|从德州起航:看山东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与“国际视野”2025-04-25
- 星光耀征程|山东经济“开门红”背后的转型密码2025-04-25
- 星光耀征程|以课堂为舟,载“山东手造”驶向青少年心间2025-04-25
- 星光耀征程|“山东手造”:指尖上的齐鲁风华2025-04-21
- 星光耀征程|山东:严守底线科学规划,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2025-04-18
- “齐鲁1号”山东启程,开启文旅融合新征程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