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铺就“交通强省”之路,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2025-04-14 20:53:1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年来,山东铁路建设驶入快车道。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山东高铁网不断加密。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山东高铁里程已突破2800公里,居全国前列。潍宿高铁等项目的推进,正是山东落实国家战略、融入全国铁路网的生动实践。高位推动的态势,山东服务全国大局的担当尽在其中,也为齐鲁大地自身发展赢得了先机。

  精品工程,以工匠精神铸就交通脊梁。在潍宿高铁工程智慧控制中心及施工现场,建设者们以“绣花功夫”推进铁路建设:智慧控制中心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现施工全流程监控,钢筋加工配送中心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提升效率,跨祊河特大桥施工严格遵循环保标准……细节彰显了山东铁路建设的精细化水平。精品工程的背后,是质量与安全并重的理念。山东铁路建设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建立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例如,济青高铁建设中采用的BIM技术,实现了施工误差控制在毫米级;鲁南高铁通过智能化监测系统,确保运营安全。创新实践印证了周乃翔强调的“严把质量关、安全关”的重要性,也为全国铁路建设提供了“山东样板”。

  系统谋划,以全局思维构建铁路网络。“梯次推进、接续发展”的发展思路,正是山东铁路建设的系统性思维。当前,雄商、津潍、济滨等在建项目加速推进,济枣、潍宿及青岛连接线等项目蓄势待发。“在建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梯次布局,确保铁路建设持续发力。货运铁路的“联网、补网、强链”同样关键。山东作为经济大省,货运需求旺盛。通过完善货运铁路网,提升集疏运能力,既能降低物流成本,又能促进产业升级。例如,小清河复航工程与铁路网联动,构建起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为沿黄达海大通道注入新动能。系统谋划,让铁路建设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

  协同攻坚,以合力共为破解建设难题。铁路建设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加强协作配合”,正是破解难题的关键。山东建立省级统筹、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协同作战,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有力。例如,潍宿高铁建设中,地方政府提前完成征地拆迁,为工程推进赢得时间;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模式,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协同攻坚的态势,形成了“全省一盘棋”的建设格局。数据显示,山东铁路建设年度投资连续五年超百亿元,投资完成率保持全国前列。合力共为,加快的是铁路建设步伐,更锤炼了干部队伍,凝聚了发展共识。

  山东铁路建设的铿锵足音,奏响了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奋进乐章。从战略擘画到精品打造,从系统谋划到协同攻坚,山东正以铁路为笔,在齐鲁大地上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这条条铁轨,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铺就了山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行的强省之路。(文/苗瑞祥)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