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何以中国|顶流宝藏出圈 解锁东营黄河文化的“流量密码”

2024-12-02 17:41:0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在华夏大地的东方,黄河奔腾万里,最终在东营黄河口奔涌入海,绘就一片神奇且厚重的文化图景。这片土地,正凭借独有的智慧与作为,悄然解锁黄河文化的“流量密码”,让古老的黄河故事于新时代浪潮中澎湃出圈。

  生态,无疑是东营黄河文化的“顶流”看点。

  黄河泥沙淤积而成的湿地,是大自然馈赠的生态宝藏,也承载着深厚生态文化内涵。碱蓬草织就的“红地毯”,在阳光下明艳夺目,与芦苇荡、浅海滩涂构成斑斓画境;每年候鸟迁徙季,黄河口化身“鸟类国际机场”,天鹅、东方白鹳等珍稀生灵栖息觅食,万羽齐飞、鸣声嘹唳,震撼人心。东营坚守生态红线,推进湿地生态修复、水系连通工程,让这片湿地“青春永驻”。生态游顺势而起,游客漫步木栈道,观鸟、赏景,镜头里的每一帧都是对黄河生态滋养万物的鲜活记录,网络分享中,湿地绝美风光自带“吸睛”属性,引来无数向往,生态文化借“景”出圈,流量攀升。

  民俗与历史,则是东营黄河文化的“宝藏库存”,蕴含深层“流量基因”。

  利津水煎包,在街头巷尾烟火中传承百年,面与馅完美融合,咬一口汤汁四溢,这传统小吃背后是黄河人家的饮食脉络、生活印记;吕剧以方言传唱民间事,质朴唱腔、鲜活剧情,从田间地头“唱”进剧院,登上更大舞台,承载着先辈情感与乡土记忆。石油文化更是东营“硬核”文化招牌,胜利油田抽油机林立,诉说会战岁月辉煌,石油科技馆陈列往昔奋斗历程、开采智慧,当网友走进馆内,触摸历史,石油工业与黄河地域融合的坚韧、拼搏文化,化作震撼力量,借线上口碑、打卡分享,吸引全国目光,激活流量热度。

  解锁流量密码,更离不了创新“密钥”。

  东营巧用数字技术,开启黄河文化“云”端之旅,线上 3D 湿地展馆、虚拟吕剧展演,打破时空壁垒,一键触达全球受众;文创领域创意“井喷”,以湿地生灵、石油元素设计的玩偶、饰品呆萌精巧,融入生活细节,变身文化传播“潮品”,在电商平台、社交网络热销。文旅融合创新玩法,“湿地探秘 + 石油研学”线路,亲子家庭、学生团体踊跃参与,亲身体验中传承文化,乡村民宿巧饰民俗元素,田园采摘添彩“慢生活”,游客微博、抖音分享“打卡”日常,东营黄河文化在网络裂变传播,流量转化为影响力,成为人们心驰神往之地,续写黄河文化新传奇。

  展望未来,东营黄河文化手握“流量密码”,恰似扬起远航之帆。但流量只是起点,传承与发展才是漫漫征途。要持续深挖生态、民俗、历史等富矿,用创新思维雕琢文化精品,让线上热度落地为线下深度体验,以文化为笔,绘就城市高质量发展蓝图;借文化之力,凝聚黄河儿女精神纽带。在全球文化交融碰撞舞台,让东营黄河文化以磅礴之姿,站稳脚跟、闪耀光芒,向着更广阔天地,奏响永不落幕的“黄河大合唱”,奔赴熠熠生辉的文化新征程。(文/张洪玉)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