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振农业生产之“两翼”,讲好中国丰收故事

2022-09-28 16:10:4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恰逢金秋时节,放眼中华大地,玉米、大豆、高粱等秋粮作物长势良好,呈现一派丰收丰产的喜人景象。丰收的惊喜得益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农业生产“真经”,只有振此“两翼”,才能讲好新时代中国丰收故事。

  “藏粮于地”,讲好丰收故事,需要抓好耕地保护。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讲好丰收故事的基本前提。为此,党和国家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保护好利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加强土壤治理,通过耕地土壤酸化、盐碱化治理试验示范560万亩次,推动建立200个集中连片综合示范区,带动各类主体治理土壤酸化和盐碱化;守护耕地,加快集约使用和有效涵养,让每一寸耕地都丰产肥沃。通过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为讲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丰收故事奠定了坚实基础。

  “藏粮于技”,讲好丰收故事,需要实现科技赋能。以山东省为例。该省抓好农业科技兴农,用农业技术为山东粮食丰产保驾护航,如以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抓手,普及深耕深松、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小麦宽幅精播、“一喷三防”、氮肥后移,玉米“一增四改”“一防双减”等关键增产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80%以上,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96%,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21年,山东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100亿斤大关,连续8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今年夏粮总产再创新高,达528.32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山东力量的背后,清晰展现了科技兴农的强大力量。

  抓好农业生产的“真经”,讲好中国丰收故事,事关大国粮仓安全,事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既是我们这代人端稳饭碗的现实之需,更是保住中华民族子孙后代饭碗的长远之计,这一策略我们一定要持续落实好。(文/朱腾华)

责任编辑:李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