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保护非遗,打出组合拳

2021-08-25 11:2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见证了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又将为我们的未来保驾护航。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只作为我们的精神财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它既可以是无形的财富,也可以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旅游的融合不仅为文化交流提供了传播平台,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载体,有利于促进文化遗产“有效保存—合理利用—反哺保护”的良性循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我们应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中,也融入到我们进一步的生活追求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代代相传。《意见》指出:“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健全国家、省、市、县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制度,以传承为中心审慎开展推荐认定工作。对集体传承、大众实践的项目,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评估和动态管理,完善退出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要紧紧把握住其核心内涵,并顺应时代潮流、丰富时代内核、增添时代特点,通过这样代代相传,我们才能继往开来,才能在时代发展的大潮里守住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类制宜推进非遗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我们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应该理清思路,有针对性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更精准、更有深度地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每个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有着与其他类别不同的特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因类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样才能真正取得保护的实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积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让它成为我们历史的见证者,未来的参与者。(文/张至纯) 

责任编辑:王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