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地评线】鲁网网评:巨笔擘画“新宏图”绘就长江“新坐标”

2020-11-19 11:0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江苏考察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的第一次专题座谈会,部署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是“一带一路”在国内的主要交汇地,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江海联运纵横广阔堪称中国“黄金水道”,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势头正劲。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九字定位”,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赋予了新使命、擘画了新宏图,必将在“十四五”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打造区域协调创新发展新高地、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激荡出长江经济带奔涌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浪潮。

  “主战场”一以贯之,构筑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样板,让“江水”更碧绿。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长江经济带覆盖的11个省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始终一以贯之。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鲜明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要从生物多样性、环境整体性出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自然要素,分析其相互关联的时空尺度和立体结构,合理规划生活生产空间,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径。要建立包括长江流域农用地、建设用地、湿地面积,水体污染程度、生物多样性等基本指标的评价体系,构建全面系统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台账”,把脉长江生态功能和环境承载力底线。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生态保护,既加快长江沿线支柱型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也完善上中下游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综合治理体系,打造从单项修复向面上治理、综合治理转变的生态格局,让“江”字里那一笔“水”更加灵动温润。

  “主动脉”循环畅通,搭建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发展格局,让“脉搏”更强劲。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步入“十四五”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长江经济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重任在肩,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沿江省市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各自定位,主动向全球开放市场。长江经济带发展呈梯度分布,下游是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中上游是云贵川等多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和繁重艰巨的发展任务,长江经济带要树立“一盘棋”思维,统筹各地改革政策、各类资源要素,坚持上中下游协同联动,以系统论的方法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形成有机融合的整体合力。同时,也要强化核心区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产业溢出辐射效应,加快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实现从各自为政的孤立式发展向区域协同的联动式发展转变,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自觉当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

  “主力军”引领潮头,塑造长江经济带的创新发展优势,让“浪潮”更澎湃。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长江经济带的“生力军”地位升级成了“主力军”,强调要勇于创新,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长江经济带在国内拥有人才、智力密集优势,是首屈一指的创新驱动带。新动能已经冉冉升起,创新正成为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路径,“智能”产业正在这条绿色经济带上扎稳脚跟。要聚焦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步伐,全力攻克核心技术,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要通过“走出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实现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共研和共享,把更多的创新成果应用于实体经济。要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和行政壁垒,进一步落实好简政放权,让政府扮演好创新“服务者”的角色,从而形成官、产、学、研密切联系的协同创新体系,让创新企业在长江两岸不断涌现,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境界。

  大江奔流,千帆竞发。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新坐标新方位新使命。我们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实施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而接续奋斗,共同绘制好新时代的长江宏图。(文/黄绍增)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