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鲁网网评:“三条链”串起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维稳管理体系不断调整优化,成功化解了一次又一次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创造了许多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的奇迹。加强平安中国建设既是一项紧迫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无论是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还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事故,加快推进维稳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都迫在眉睫,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更加有力保障。
拧紧“责任链”,督促各级党委和政府扛起促发展、保平安的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稳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贯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对防控重大风险,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落到实处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清醒认识到今年的特殊情况,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始终绷紧社会安全稳定这根弦不放松、牢牢把握维稳工作大局不掉队、时时跟进防灾减灾救灾环节不懈怠,坚决防止社会稳定形势滑坡反弹。要发挥好维稳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相关责任部门的专业优势,建立监管协作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及时、充分、有效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并深入到风险最大和最不放心的地方,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要积极发挥各基层组织、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在化解矛盾、应急预警中的作用,延伸维稳管理的主体责任“链条”,实现维稳管理工作的“群防群治”。
拧紧“预警链”,坚决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推动维稳管理关口前移,实现从事件管理到对事件管理与风险管理并重转变,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紧盯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全面开展重大安全风险的情景构建和评估,建立重大危险源、风险隐患数据库,实现风险隐患动态化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信息共享以及研究成果转化机制,强化突发事件监测系统功能,提高预警精度和速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借助媒体力量及时、充分、客观地向公众发布突发事件风险情况,避免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和抵触情绪。建立维稳管理咨询机制,充分发挥各领域专家人才在重大突发事件风险管理中的“智囊团”作用。要始终把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作为维稳管理工作主线,全链条提升多灾种综合监测、早期识别、精准预警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第一道防线。
拧紧“技术链”,以信息化推进平安智慧中国建设。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着人类对社会的感知能力,而维稳管理是一项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系统工程,势必要顺应大数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云计算、区块链、移动物联等前沿科技,构建高度智能、自我进化的重大突发事件新生态,让维稳管理工作更聪明、更智慧。要强化维稳工作技术支撑,利用大数据开展“灾情”“舆情”“疫情”等研判,依靠科技提高维稳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实现区域内“生命线工程”全方位、立体化、精准化的安全监测。要加速维稳管理信息化系统研发,推动各类信息化新技术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协同融合,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切实以信息化提升维稳管理工作质效。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这些风险挑战频率上易发多发、类型上复杂多样、结构上连锁联动。我们要做好打硬仗、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把打好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攻坚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防风险、保稳定、建制度、补短板,牢牢守住安全稳定的基本盘,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为乘势而上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文/黄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