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地评线】鲁网网评:多管齐下治理骚扰电话短信

2020-09-04 15:3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8月31日,工信部就《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不得进行短信或电话营销。未来,工信部还将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 

  通讯设备在20年前进入手持电话的普及阶段后,未经使用者同意且来历不明的商业短信与电话事件逐日抬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愈演愈烈。以至于每天都能收到数条乃至数十条的商业短信;至于推销电话,更是此起彼伏令人苦不堪言,心有余悸。 

  防控骚扰电话短信,完善法律法规是根本。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已经成为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治理中的一大难题。此外,消费者维权的难度大、效果差,也使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制造者更加肆无忌惮。要彻底解决问题,立法首先要跟上。现在,由于法律的缺位,消费者面对侵害,即使投诉后也难以获知结果,更难以获得赔偿,因此造成消费者怨声载道却又很少诉诸投诉维权行为的怪现象。有关部门还应继续出台相关实施细则,进一步界定更明确的罚则,确保举措都能逐步落到实处。 

  防控骚扰电话短信,管住传播通道是关键。作为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发送通道的直接相关方,运营商在治理过程中责无旁贷。首先要严格端口类群发企业的认证,对涉嫌营销扰民的电话号码依法处置,加大对违规电话号码的入网限制。此外,优化技术手段,完善用户投诉举报受理处置流程,对用户的举报要“有调查、有回应”,一经核实,及时封号。切实切断骚扰电话短信的传播通道,让垃圾短信电话“无处可去”。 

  防控骚扰电话短信,消灭信息源是突破口。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12321受理了有关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的投诉共计15余万件。垃圾短信、骚扰电话行业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治理复杂性高、难度大。虽然能管住它们的传播通道,却难以管住源头——内容制作者。并且管住通道的办法,大多属于“事后惩罚制”,即发现违规行为后才予以查处,对用户权益的侵害已经构成。只有在管住通道的同时消灭源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用户的侵害。而在整条产业链中,最活跃且屡禁不止的恰恰就是内容制作者的行为。只要多方细化措施,层层防护,环环相扣,就一定能让垃圾短信电话无处藏身,彻底消灭信息传播源头。 

  总而言之,打击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不仅需要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多方的合作与努力。只要形成合力,定能逐步还广大用户一个安宁环境。(文/杨宁)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