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甘做扶农民一把的“垫脚石”

2020-06-01 10:0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实际上我们这一代人也有这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啊,共同富裕。” 

  “悬崖村搬家”、“独龙族整族脱贫”等众多脱贫成就证明,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同理,要扶农民一把,帮助他们既斩断穷根,又向着致富之路昂首前进,关键也在于人。广大党员、干部理应肩负这份使命重任,成为农民攀登幸福山峰的“垫脚石”。 

  做农民“垫脚石”当有“农民情结”。甘做扶农民一把的“垫脚石”,就必须拥有同习近平总书记一样的“农民情结”,也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初心。因为只有“农民情结”,才愿读懂农民、了解农民,知晓农民的伟大与不易,从而化被动为主动,真正理解为何要扶农民一把的前因后果,拥有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决心。所以,党员、干部要下沉农村,让双脚沾上泥土的芬芳,让皮肤晒成农民的黝黑,摸清当今农民各方面现状,在不断深入中了解农民、信任农民,自然读懂了农民,就明白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锻造了自身的“农民情结”,甘为亿万农民架起发展的桥梁。 

  做农民“垫脚石”要会“致富本领”在攀登过程中,探险者选择“垫脚石”通常会找坚固、牢靠的硬石头,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踩空、易滑的危险情况。而作为农民“垫脚石”的党员、干部,自然要是农民最能信赖、最坚实的靠山。不仅能够吃透各级关于“三农”的文件政策,找准发展脉搏,还要能将“活水”持续引到农村来,尤其是因地制宜,招来适合本地农民发展的产业,为“贫血”的农村提供造血机器。此外,要培养属于农民、能扎根农村的领路人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市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时指出:“从长远看,无论怎么加强外部人才支持,派去的人总是有限的,关键还是要靠本地干部队伍和人才。”因此,要用致富本领为农民打好发展的“功底”,还要做好授人以渔。 

  做农民“垫脚石”应能“人心所向”。农民的喜怒哀乐,农民的有“感”无“感”、好“感”恶“感”,是衡量发展以及党员干部工作的决定性指标。扶农民一把不能仅有情结与本领,还要能人心所向,激发农民主动求变的内生动力,愿用这块“垫脚石”登上发展的天梯。因而党员、干部扶农民一把,就得先与农民打成一片,毕竟看一个干部的水平,不在其一呼百应的时候,恰恰在他从没人听到众人从的过程。这需要党员、干部熟知与农民交往的特点,在开展工作时多换位思考,不讲大道理、说大学问、谈大构想,而是充分理解农民的心理,小心呵护农民的敏感,积极鼓励农民的自信,并拿出眼见为实的“干货”来说服农民,自然农民会有感有应、善感善应,扶农民一把就落在了实处。 

  农民为中国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甘做他们脱贫致富路上的“垫脚石”,既是践行党员、干部应有的“初心使命”,更是重农固本,感恩农民的辛勤付出,向这群时代建设者们最好的致敬。(文/吴诗苑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