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传承汉字文化,从娃娃抓起

2019-03-01 09:3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姜姝娴

  杭州某小学的科学老师郑老师在批改作业时,经常“找茬”,纠正学生的错别字。孩子们抱怨说科学老师又不是语文老师,属于多管闲事,一个因错别字被扣分的学生质问老师:“这是科学作业,不是语文作业,为什么写错别字要被扣分?”郑老师坦言:“最近几年,学生写错别字的情况较以往更为普遍了。”(228日中国新闻网) 

  其实,现实生活中错别字现象非常普遍,这种情况不只是出现在小学生中间,就连大学生、更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也同样存在。有网友笑称:“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有的网友很无奈:“现在谁还写字呢,都是电子版了,很多字认得但是根本写不出来,汉字知识早都还给老师了。”能说不能写、一写还错,当前汉字面临种种挑战,原因是多方面的。互联网的快速、便捷,让人们感受到了打字、语音等方式的好处,人们更愿意使用这种高效的方式,这也导致许多人“提笔忘字”;一些广告、网络流行语使用与传统词语相近的汉字组词连句,严重误导人们对汉字的正确认识,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识字的阶段,这些无处不在的广告语、流行语严重影响着他们对汉字的掌握;除了外界因素,小学生自身问题也是一方面,小学生对网络的熟悉程度堪比大人,通过网络游戏、视频、电子阅读等识得大部分的汉字,但是这种情况下并不能结合语境来理解每个字词的意思,便不能真正扎实的掌握。 

  汉字是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是中华传统的文化基因,汉字的意义毋庸置疑。面对人们识字、解字、写字各方面存在的“汉字危机”,我们应拿起笔用心写好每一个字。改变汉字遇到的问题,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及老师应重视学生对汉字的掌握,从娃娃抓起,大力倡导汉字的规范使用。小学生要想减少错别字,首先要能理解每个字词的意思,可以通过查字典、增加阅读量的方式来解决;老师与家长也要重视错别字情况,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如果形成习惯,改正起来会更加困难。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他。”写好汉字,才能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王琦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