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世界环境日,再次唱响“保卫环境”最强音

2017-06-05 15:2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刘娜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新华社)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正是这句话,成为了我国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这说明我国绿色生态文明的建设还需再添把柴、加把火。 中国的环境保护依旧“在路上”。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之路”需要民族自觉。保卫环境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的责任,同样是每个企业,每个部门,每个人的责任。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巡查是带着国家使命而来,但当我们看到报道中环保督察组所到之处查处的一例例陈年未解之案的时侯,又不得不想为何只有督察组的雷霆之势才能去解决问题,为何各地不能有些环保的自觉性。真正的改变往往源于自觉,如果一味的被动,想必真正“绿水青山”会遥遥无期。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之路”需要国家引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但是,在当前一些地区确实是因为经济发展已经造成一些环境不可修复的毁坏。因此此时“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国家引领是至关重要的。划定耕地红线、严控建设用地、严卡企业排污标准等等,国家亮出的姿态,就是全社会的指明灯、风向标、向心力。只有明确了方向,全社会“保卫环境”的步伐才能更加稳健,更加坚实!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之路”需要制度创新。曾经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国家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不仅仅是口号,还要用行动去践行。制度创新是需要发展方式的革新,运用新能源、新理念、新方法来为我们的发展与环境找到一个更为恰当的共存方式。

  我们不想在冬天看不到太阳,不想担心每天喝的水、吃的菜有没有被污染,也不想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失去孕育生命的“青山绿水”。所以希望我们每个人不仅仅在“世界环境日”想到我们的“青山绿水”,而是在今后的每一天都把“爱护环境”纳入自己的生活实践之中。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