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留学安全需要有更多主动意识

2016-12-08 17:0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关育兵

  在12月2日-4日于琶洲举行的第三届广州国际教育博览会期间,由3000多名准留学生、海外在读留学生和已毕业留学生参与的《2016留学安全调查报告》发布。调查显示,大部分留学生对在海外如何避免侵害,以及遇到安全威胁时该如何应对并不清楚。(12月6日《新快报》)

  报告表明,留学安全还处在“裸奔”时代。面对校园枪击、恐怖袭击事件、或遭遇抢劫、绑架时,明确知道该如何应对的留学生只有20%左右,34.5%的留学生表示当遇到安全威胁时不知道如何应对,56%的学生表示并没有掌握急救常识。可以进一步佐证的事实是,29%的受访留学生表示有过被性骚扰的经历,56%表示曾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与人亲密接触、收到让自己不适的性暗示以及非礼行为等。留学生的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安全技能缺乏,由此可见一斑。

  留学生缺乏安全主动意识,与人们的认识有关。对于留学安全,受访者普遍认为,最重要的是去一个法制严明、治安较好的国家留学,或者是去国民素质普遍高的地方留学。注重客观环境的选择,当然有利于安全保障,这是事实。但是,治安再好的国家,国民素质再高的地方,并不意味着就没有违法犯罪活动,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安全的天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从主观上加强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安全技能,才能真正避免危险的发生。

  留学生缺乏安全主动意识,与系统学习不足有关。俗话说,入乡随俗,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尤其是文化风俗、社会状况和法律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的留学地,较为系统了解这些国家的基本状况,是保障个体安全的前提。然而,在许多家长及留学生看来,出国留学最重要的是获得个人的发展,往往忽视了这些方面的系统学习。因此,尽管有超过半数学生表示,通过个人阅读和相关课程已经“有较多了解”,但真正进行过系统学习的学生却还不到一成。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在遭受过较为严重的性侵的人群中,有将近四分之三的受害者不会向任何职权部门报告,更不用说执法机构了。

  留学生缺乏安全技能,亦与国内的教育有关。目前,我们的中小学,有限的安全教育主要集中的防火和防震上,面向恐怖袭击、抢劫、绑架的安全教育少之又少,至于防范性侵方面,更几乎是一片空白。相对而言,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安全渗透,显然要强于我国。这也造成了留学生安全教育的双重空白。

  “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唯一安全的,就是时刻知道自己并非安全,并依靠深入脊髓的安全习惯,让自己时刻处在安全环境之中。”面对生活环境的骤然巨变,留学生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主动强化安全意识,学习安全技能,才是根本的应对之道。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