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照好“四面镜子” 向“太行新愚公”致敬

2016-06-13 16:1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 张娜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2016年06月12日 新华社)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看似普通的介绍下,却是一段不平凡的人生。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他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的理想让我们备受鼓舞;他胸怀群众、一心为民的情怀让我们备受感动;他勤政务实、清正廉洁的坚守让我们备受尊崇。以全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让我们向李保国同志看齐,以李保国同志为镜,谱写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照好信念坚定的镜子,补足精神之钙。“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李保国同志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做到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规矩。他刚上班就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一头扎进了太行山,山区研究30多年,他从没有想过放弃。“宁肯让身体透支,也不让工作欠账”的李保国,终究没有抵挡过病魔的侵袭。但是,太行山作证,李保国同志的每一项研究成果作证,李保国同志服务的每一位群众作证,他的精神将历久弥坚。

  照好为民服务的镜子,确保百姓之富。作为一名农业大学的教授,李保国心心念念的都是农民的事儿。“见不得老百姓穷”,这是他工作的动力和目标。检查洪灾过后的岗底村,他不由分说带去了先进的果树管理技术,为村民带去了科技,带去了希望。他想方设法给农民办夜校、搞培训,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讲解果树常识,只为了让大山里的村民也能够用科技走向致富。在李保国的眼里,只有农民富了,他才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照好勤政务实的镜子,解决群众之需。犹记得“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他的妻子郭素萍声泪俱下的讲述。山里的各个帮扶基地、穿梭于平原田野之间的越野车,都是他们的家。俗话说,家是温暖的岸,人是漂泊的船。然而,李保国同志却将家也演绎成了漂泊的船。他舍小家、为大家,舍家人、为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发展,真心实意为群众找出路,一心一意让百姓得实惠。李保国同志胸怀群众,时刻都能够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绝对是时代的楷模。

  照好敢于担当的镜子,化解群众之疑。作为一名教授,李保国同志不满足于现状,毕业20年后,毅然放下架子去读博士。他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研发科研项目,大胆进行实践,也使得他最了解学科的前沿、农村的需要、果农的期盼。面对果农对他的质疑,他毫不退缩、勇于担当,“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一句承诺,胜过千言万语。李保国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农民们诠释了什么是好党员,什么是好教授!

  绿水青山铸英魂。李保国同志将自己的全部心血洒在了太行山上,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愚公之歌”。为今之计,只愿李保国同志一路走好!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