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发展银企结合助推民营企业新腾飞

2013-03-13 14:2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作者:陌上花开

  “必须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出的放宽民资准入、鼓励民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信号,受到很多两会代表委员,尤其是来自民营经济体的代表委员们的关注。2012年,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2.4万亿元,同比增长24.8%,所占比重达到61.4%。这充分显示了民间资本对拉动投资所作的贡献,也说明民间资本在“新36条”实施细则贯彻落实的大背景下,正迸发出更大的活力。(据3月10日中国经济网)

  多年以来,民间资本始终存在着各种准入门槛,“弹簧门”、“玻璃门”让民间借贷发展不畅,民营企业遭遇审批程序复杂、融资难等,从而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出台了“新36条”,放宽某些行业的准入门槛让其有所依靠,此外,国家还允许新型金融机构进驻民间资本,如发展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也让这些中小型民营企业有了“信用额度”,虽然无法降低银行的垄断利润,但一定程度上为中小企业减少了成本。

  有民营企业家反映,如今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最大的不公平,就是在金融资源的分配使用上不成比例。国有企业在融资方面的代价低,因为有国家信用做依靠,但民营企业就不一样。像银行这类金融机构,由于加强了贷款风险约束机制,不会轻易放贷,对民营企业无法起到支持作用,如果未来能放宽无疑对民企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不过,很多中小企业其实并不了解,现在很多银行都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由于不清楚只能在艰难中摸爬滚打还不一定出成绩,可以看出,政策深入渗透及宣传是十分重要的。

  其实,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离不开金融组织的支持,而建立完善银企信息沟通交流平台,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通过银行、企业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推动银行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更能促进整个实体经济的发展。银企结合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才能助推民营企业新腾飞。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