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品立冬之韵 蓄前行之力

2025-11-07 17:28:4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落叶翻飞,北风渐起,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时节,不仅是自然物候的转换点,更蕴藏着与我们今日生活息息相关的智慧。品读立冬,不应止于欣赏银装素裹,更当从这一“小切口”感悟其中蕴含的务实生活哲学,为前行积蓄力量。

  于“万物收藏”中,悟积蓄与沉淀的智慧。立冬的核心要义在于“藏”。自然界的生灵选择蛰伏,农作物被妥善储存,为的是规避严寒,更是为了明春的勃发蓄势。这并非消极的退缩,而是一种积极的、富有远见的生命策略。反观当下,生活节奏快、信息洪流急,我们是否也需为自己留一段“收藏”的时光?这“藏”,可以是知识的囤积,静心读几本搁置已久的书籍;可以是心境的沉淀,在岁末盘点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也可以是身体的休养,遵循“冬藏”古训,适当调息,保持健康。懂得适时“收藏”,是为了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的下一次更好“绽放”。

 从“修备待寒”中,学谋划与主动的担当。古人云:“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民间亦有修补房屋、添置冬衣、储备蔬菜之俗。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主动谋划精神。他们并非被动等待寒冬降临,而是积极行动,防患于未然。这种“修备”意识,于今更具现实意义。小到一次项目启动前的周密计划,一个家庭对未来风险的合理规避;大到一座城市对极端天气的应急准备,一个国家对于发展蓝图的战略擘画。立冬提醒我们,面对前行路上的任何“寒潮”,都应摒弃侥幸,主动思考,早做安排,将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借“围炉向暖”中,寻人情与守望的温度。天寒地冻,最暖是人心。立冬时节,家人围坐,一顿饺子、一锅暖汤,升腾的是烟火气,凝聚的是亲情纽带。这份“向暖”的本能,驱散了物理世界的寒冷,也温暖了社会心理空间。在都市化进程加速、人际交往方式多元的今天,我们更应珍视并主动营造这种“温度”。它可以是下班后与家人的一顿温馨晚餐,可以是朋友间一句真挚的嘘寒问暖,也可以是社区邻里间的互帮互助,甚至是网络空间里一份善意的传递。这份基于人情的温暖与守望,是抵御社会“原子化”倾向的良方,是构筑和谐友善风尚的重要基石。

  立冬,不只是一个季节的序章,更是一堂生活的哲学课。它教会我们在快节奏中懂得积蓄,在变局中善于谋划,在寒风中彼此温暖。让我们涵养这份源自古老节气的智慧,脚踏实地,心怀暖阳,稳健地走过每一个季节,迎接更加充满希望的春天。(文/曹晓茹)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