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秋集续烟火 文脉润民生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金秋时节,黄河岸边的吆喝、渤海之滨的潮声、运河两岸的熙攘交织成动人乐章。“秋季黄河大集”“海洋大集”“运河大集”次第铺开,既延续着千年市集的烟火传承,更书写着新时代的发展答卷,成为观察中国文化赓续与经济复苏的鲜活窗口。
文脉贯古今,大集是文明传承的“活态年轮”。黄河大集上,沂蒙挑花的细腻针脚绣着农耕岁月,沾化冬枣的清甜里藏着土地深情,每样风物都是黄河文明的具象注脚;海洋大集间,渔家剪纸的海浪纹样灵动鲜活,刚出水的梭子蟹带着海风气息,渔家号子声中是蓝色文明的世代相传;运河大集里,南北小吃香气交融,淮扬刺绣与齐鲁泥塑同台亮相,流动的市集正是“南北通衢”文化基因的当代延续。这些大集以烟火为媒,让千年文脉在日常流转中生生不息。
烟火促循环,大集是经济复苏的“民生引擎”。在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节点,特色大集成为激活消费的“金钥匙”。黄河岸边的农产品市集,通过“产地直供+现场品鉴”模式,让杂粮、果蔬等农特产品直达终端;渤海之滨的海鲜大集,依托冷链物流与线上预订,将新鲜海货销往全国;运河沿线的非遗市集,以“手造+直播”形式,让剪纸、木雕等非遗产品打开新市场。市集的兴旺不仅鼓了商户腰包,更让消费活力在城乡之间高效流动,为经济回升注入温暖动能。
城乡架桥梁,大集是乡村振兴的“实践纽带”。大集扎根乡野、联结城乡,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黄河流域的乡村大集,将农田景观与市集体验结合,打造“农事+赶集”的休闲场景;渤海沿线的渔村市集,以“渔俗展演+海鲜加工”带动乡村旅游;运河两岸的古镇市集,借古运河文化IP吸引城市游客,实现“农产变商品、田园变景区”的转型。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市集间汇聚,既让乡村价值被看见,更让城乡融合的路径越走越宽。
从黄河到渤海,从运河到乡野,秋季大集的喧闹里,是文化的坚韧、经济的活力、乡村的希望。呵护好这份烟火与文脉,必能让大集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持续书写生生不息的中国故事。(文/史小桐)
- 聊诚评|赶黄河大集 赴人间烟火2024-11-20
- 聊诚评|赴黄河大集,品乡土乡情2024-02-23
- 聊诚评|赶文化大集,赴文化盛宴2024-02-18
- 聊诚评|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见证乡村振兴的辉煌篇章2024-01-31
- 聊诚评|赶黄河大集,品齐鲁风韵2024-01-29
- 聊诚评|黄河大集:传承千年文化的盛大聚会2024-01-24
- 聊诚评|赶一场黄河大集 赴一场山东之约2024-01-22
- 聊诚评|赶黄河大集,赴高质量发展之约2024-01-18
- 聊诚评|赶黄河大集 寻浓浓年味2024-01-17
- 聊诚评|赶黄河大集,赴文化之约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