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汲取抗战精神磅礴力量 锻造堪当复兴重任的骨干队伍

2025-08-29 16:22:2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审视过去、映照当下的明镜。这场伟大胜利不仅是军事和政治的胜利,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淬炼和集体力量的凝聚。

  要汲取“信念如磐”的精神力量,淬炼干部队伍的政治灵魂。抗战的胜利,首先是理想信念的胜利。无数先烈在强敌环伺、艰难困苦中岿然不动,凭的就是“抗战到底”的坚定信念。这与今天我们强调干部“政治三力”的要求一脉相承。组织工作选人用人,必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将是否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干部“选育管用”的首要标尺,确保党的执政骨干队伍在关键时刻能够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

  要弘扬“血肉相连”的为民情怀,筑牢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的伟力深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党的基层组织正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坚强核心,如同一个个战斗堡垒,将人民凝聚成真正的“铜墙铁壁”。新时代的组织工作,必须继承这一光荣传统,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要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推动资源力量向基层倾斜,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要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英才。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战争,吸引了海内外无数仁人志士,形成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智慧,对今日的人才工作极具启示。组织部门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要有广纳天下贤才的胸襟和气度。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凝聚、培养一大批怀有家国情怀、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为他们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激发其报国热情与奉献精神。

  要坚持“纪律严明”的优良作风,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我们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之所以能战无不胜,严明的纪律是关键保障。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既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也要对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严肃问责。通过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广大干部在新征程上奋勇争先、担当作为,持续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组织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从抗战胜利的历史中汲取不竭的精神动力,将其切实转化为加强党的建设、做好组织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扎实行动,努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文/崔佳楠)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