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治未病”播撒预防种子,筑就全民健康森林

2025-08-25 17:03:2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淮南子》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当第九次全国残疾预防日的主题“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在齐鲁大地回响,从省级法规的顶层设计到社区巷陌的精准服务,从实验室里的技术突破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守护,一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全民健康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政策筑基,播撒残疾预防的种子。“法者,治之端也。”山东以《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为纲,将残疾预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立体化防控网络。2025年《山东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的出台,更将婚前检查率、产前筛查率等核心指标提升至98%以上,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9.87%,居全国前列。临沂市康复医院的实践颇具代表性。该院针对孤独症儿童创新推出“亲子教学班”,通过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康复活动,将专业训练延伸至家庭场景。这种“医教融合”模式,正是政策落地生根的缩影,让残疾预防从宏观规划走向微观生活,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每个家庭。

  社区深耕,培育健康生活的幼苗。“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在招远市府前广场,一场以“预防伤害致残”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吸引了百余名群众参与。公安、卫健、红十字会等部门联合开展急救技能演示、法律咨询与健康义诊,将交通安全、职业防护等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更值得关注的是基层创新。滨州市无影潭社区为4000余名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实施跌倒风险分级管理;荣成市将家庭医生签约与残疾人康复深度融合,组建205支专业团队,为1.5万名残疾人提供“家门口”的医疗服务。这些案例印证了《礼记·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智慧,从省级政策到社区实践,残疾预防的“幼苗”正茁壮成长。

  科技赋能,构筑全民健康的森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山东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起智能监测体系,从角膜损伤修复的生物水凝胶技术,到腰骶神经根病诊疗机器人,再到拇手指全形再造的关键技术突破,科技力量正为残疾预防注入新动能。数据是最有力的注脚。2025年,山东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与辅助器具适配率均达100%,儿童孤独症筛查纳入常规保健,重大疾病住院费用减免政策惠及数万家庭。这些成果,恰如《荀子·劝学》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从政策到社区,从科技到人文,山东的残疾预防实践彰显着“治未病”的东方智慧。当一粒粒“预防”的种子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终将汇聚成守护全民健康的茂密森林。(文/赵彤)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