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立秋:古老智慧映照时代新篇

2025-08-05 16:12:3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当暑气渐隐,凉风初至,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这不仅标志着夏去秋来的时序更迭,更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农耕文明的深邃智慧。在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收获的节点,回望“立秋”的意蕴,其对于把握自然规律、传承文化根脉、启迪当代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立秋之“律”:天地运行的精准刻度。“立”者,始也。立秋是古人通过长期天文观测与物候记录,为天地运行规律刻下的精准标记。它超越了简单的温度感知,是华夏先民对太阳周年视运动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指导农事活动的“自然宪章”。这份对天时的敬畏与遵循,奠定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重要基石。在科技昌明的今天,这份精准依然提醒我们,尊重自然节律,遵循生态法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

 立秋之“实”:五谷丰登的希望序曲。“立秋”对于农耕社会而言,是丰收希望的起点。“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这些古老谚语凝聚着对秋收的深切期盼。它标志着辛勤耕耘即将迎来回报,万物孕育的精华开始凝结为丰硕的果实。这份对“实”的追求,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成为勤劳奋斗、务实进取的精神象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当下,立秋时节更提醒我们,唯有脚踏实地、精耕细作,方能筑牢国泰民安的根基,谱写新时代“五谷丰登”的壮丽篇章。

  立秋之“思”:顺时求变的深刻启迪。“秋”字本义为“禾谷熟也”,引申为“收获”与“成熟”,更蕴含着“收敛”与“沉淀”的智慧。立秋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放”转“收”。这不仅是物候的转变,更是一种生命哲理的启示:在人生的旅程中,在事业的发展中,同样需要懂得审时度势,适时调整节奏,积蓄力量。它启迪我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既要保持进取的锐气,也要涵养沉稳的定力;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更要注重内涵提升与风险防范,做到张弛有度,行稳致远。

  立秋,这一镌刻在时光年轮上的古老印记,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气候概念。它是一部无声的自然法典,一首丰收的前奏曲,更是一盏照亮前行道路的智慧明灯。其蕴含的尊重规律、务实耕耘、顺时求变之精神,穿越千年时空,依然熠熠生辉。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今天,让我们从“立秋”的智慧中汲取力量,敬畏自然、勤勉务实、与时俱进,让古老的节气焕发出崭新的时代光芒,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壮美图景。(文/王金亮)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