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告慰英灵八十载,山河为证续华章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时间的长河奔流不息,当历史坐标指向2025,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载光阴,足以让新一代远离战火硝烟,但绝不会让我们忘却那段用鲜血与生命铸就的峥嵘岁月。每每回望,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锚定我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历史方位,在先辈点亮的灯塔下,标定新时代砥砺前行、赓续奋斗的航向。
纪念,是为了从血火淬炼的史诗中读懂和传承“精神密码”。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殊死搏斗中,面对侵略者的铁蹄,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丰碑。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年干部必须自觉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其转化为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攻坚克难的具体行动,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回望,是为了在抚今追昔中坚定“前行坐标”。当我们回望卢沟桥的弹痕、凝视台儿庄弹孔墙的遗迹,看到的不只是伤痕,更是中华儿女于血泪中中觉醒、于绝境中奋起的烽火来路。历史的烽烟与苦难,让我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确认,唯有自立
自强,才能真正将民族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份穿越时空的精神滋养,正是新时代青年干部锤炼党性、砥砺初心的宝贵财富。青年干部当从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力量,将“自立自强”的深刻启示转化为立足本职、实干争先的行动自觉,将“掌握命运”的坚定信念升华为服务人民、推动发展的责任担当。要勇于基层一线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以过硬本领和务实作风,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扛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重任,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复兴伟业薪火相传。
传承,是为了在时代洪流中扛起“青年担当”。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今日所处的和平,是先辈牺牲最沉静的丰碑。对历史最好的告慰,是将先辈的夙愿转化为脚下的坚实步履,将伟大的抗战精神锚定于当代的实践坐标。家国的盾牌仍需不断淬炼,新的时代“战场”也已然铺开。这“战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克难,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寸土必争,是服务人民群众的枝叶关情。青年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和平环境绝非安逸温床,而是奋发有为、建功立业的历史机遇期。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意识,在复杂严峻的斗争实践中锤炼过硬政治品格;要勇立潮头,敢于在改革深水区、发展新领域、治理最前沿开拓创新、破解难题;要扎根人民,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融入血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八十年后的今日,这片土地的锦绣与安宁,是对历史叩问最铿锵的回响。今日之中国,繁华安宁,是后辈献给先烈的、最崇高的勋章。当我们再次唱响《义勇军进行曲》,历史的回响不再是往昔的悲鸣,而是未来的号角。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将历史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前行的战略清醒,将对先辈的缅怀锻造成复兴之路的坚定意志。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历史立下的铮铮誓言。我辈当以奋斗作答,以强国为证,方能告慰英灵。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青年肩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陈晓菡)
- 聊诚评|一“网”情深,共筑安全防线2024-01-10
- 聊诚评|从“颜值”到“价值”,直播经济更红火2024-01-10
- 聊诚评|保障和改善民生永远在路上2024-01-10
- 聊诚评|聚焦数字经济新发展,打造齐鲁经济新引擎2024-01-10
- 聊诚评|影视作品“出圈” 主旋律创作大放异彩2023-02-24
- 聊诚评|姿态昂扬向上,工作扎扎实实2023-02-24
- 聊诚评|透过烟火气看新年新消费新项目20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