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于细微处筑牢“全民反诈”防护堤坝

2025-07-21 20:54:2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手机弹窗的“中奖喜报”、陌生号码的“理赔通知”、街头巷尾的反诈标语……如今,反诈宣传已融入日常肌理,却仍有人抱着“诈骗离我很远”的侥幸,直到身边人栽了跟头才追悔。实则,全民反诈从不是空洞口号,而是藏在举手投足间的细节坚守,需人人从细微处发力,共筑密不透风的防护墙。

  守住验证码,筑牢首道防线。纵观各类诈骗案件,“索要验证码”堪称高频突破口。无论是“客服退款”的温情诱导,还是“账号异常”的紧急催促,骗子总在觊觎这串数字。浙江一大妈向“客服”透露银行卡验证码,5万元瞬间不翼而飞;山东小伙在“兼职刷单”时泄露短信验证码,支付宝余额被席卷一空。这道“数字密码”既是支付安全的“安全阀”,更是反诈防线的“第一道关卡”。牢记“验证码=银行卡密码”,养成“绝不外泄”的条件反射,便为资金安全装上了“硬核防护”。

 稳住平常心,架起理性防线。诈骗的本质,是对人性弱点的精准狙击。骗子或用“投资返利”画下“暴富馅饼”,或借“涉嫌违法”制造恐慌漩涡,让人在情绪波动中失了方寸。上海退休教师轻信“高息返利”,投进毕生积蓄终致血本无归;广东大学生接到“快递藏毒”恐吓,慌乱中按指令转账“自证清白”。实则,“天上不会掉馅饼”是不破真理,“遇事先问亲友”是避险良方。保持理性定力,正是戳破骗局的锐利锋芒。

  搭起互助网,织密协同防线。反诈从非孤军奋战,尤需家人邻里的“联防联控”。年轻人可帮长辈装拦截软件、拆解新型骗局;长辈能提醒晚辈莫贪小利。山东一社区的“防骗互助群”里,可疑信息一出现,众人便合力拆解,半年实现“零受骗”;湖北一对夫妻中,丈夫险些被“冒充领导”的骗子忽悠转账,妻子及时止损并报警,保住家庭积蓄。这种“一人提醒、众人设防”的氛围,恰是让诈骗分子无隙可钻的“天罗地网”。

  全民反诈,终究是场细节博弈。反诈宣传要走深走实,更需于细微处扎根。守住一个验证码、稳住一次心态、多一句善意提醒,看似微小的举动,汇聚起来便是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这场全民战役,拼的是细节坚守,靠的是全民同心。唯有每个人都成为反诈的参与者、守护者,方能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让千家万户的“钱袋子”更安稳,让社会治理的“防护网”更牢固。(文/陈豪宁)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