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山东反诈:“雷声”“雨点”齐发力,守护群众“钱袋子”

2025-07-09 22:45:2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电信网络诈骗是侵蚀群众安全感的“顽疾”,山东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打出宣传创新、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的“组合拳”,既让反诈宣传“雷声震天”,更让防护措施“雨点密集”,全力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多维度宣传,让反诈知识“入眼入耳更入心”

  山东各地结合地域特色,将反诈宣传融入日常生活场景,让防骗知识无处不在。济南的“反诈主题公交”穿梭街巷,车身“陌生链接别点,可疑来电要查”的标语醒目直观,车厢语音播报循环提醒防骗要点,让乘客在出行中轻松学反诈。青岛夜市里,民警和志愿者支起“反诈小铺”,用互动游戏、有奖问答等形式,让年轻人在玩乐中认清“刷单返利”“杀猪盘”等骗局。临沂广大农村地区,“大喇叭+村头广播”成标配,方言版反诈顺口溜如“天上不会掉馅饼,刷单就是挖陷阱”,让老人小孩都能听懂记牢。

  科技赋能,打造反诈“智能防护屏障”

  “96110,反诈专线要记清!”这句广为人知的宣传语背后,是山东公安“大数据反诈平台”的高速运转。该平台整合通信、金融、互联网等多领域数据,通过算法模型实时分析通话、转账、APP下载等行为,精准识别“高风险人群”,及时预警劝阻,避免群众遭受经济损失。同时,“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成效显著。烟台、潍坊等地通过“安装送小礼品”“网格长上门指导”等方式,让APP成为群众手机里的“反诈盾牌”,不少市民靠它识破了假冒客服、虚假贷款等骗局。

  全民参与共筑防线,凝聚“反诈向心力”

  反诈不是“独角戏”,而是需要人人参与的“大合唱”。在山东,从街头到校园,从商圈到社区,全民反诈的热潮处处涌动:淄博外卖小哥的餐盒上,防骗小贴士随美食一同送达;济宁商户组成的“反诈联盟”,让LED屏成为街头巷尾的防骗宣传栏;高校学子自编自演的反诈短剧、说唱视频,用青春语言让防骗知识在校园里“破圈传播”。

  反诈既要“重拳打击”震慑犯罪,更要“精准防护”防患未然。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遇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拨打96110。当“雷声”唤醒警惕,“雨点”织密防线,全民携手的山东,必将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让齐鲁大地更添平安底色。(文/秦娜)

责任编辑:崔永霞